关 键 词: 高中高三 1200字
字 数: 1200字作文
本文适合: 高中高三
作文来源: https://zw.liuxue86.com
作文大全网(m.zw.liuxue86.com)有话说:我们努力做您喜欢的作文网站,全心全意为您服务,希望您喜欢我们的网站和作文,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本作文是关于高中高三1200字的作文,题目为:《游雨花台》,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游雨花台今天一大早,我们去位于中华门外约一公里的雨花台春游。那里在三国东吴时被称为石子岗、玛瑙岗、聚宝山;梁朝时,佛教盛行,相传有位高僧云光法师在此讲经说法,感动苍天落花如雨,雨花台因此而得名。一进大门,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座巨大的烈士群雕像。这座群雕建成于1979年,原是国共对峙十年间,国民党反动派屠杀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的主要刑场。它塑造了九位先烈在就义前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光辉形象。接着,我们来到了倒影池边。清水盈盈的倒影池长72米,宽26米,立于南北两端,可看到纪念碑、纪念馆的倒影。池北252平方米的花岗岩照壁,刻上了蒙藏维壮汉五种民族文字的《国际歌》。再往前走,就到了纪念桥。跨越雨花湖,连接纪念馆及倒影池的纪念桥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双曲不等跨拱桥。桥宽16米,长103 米。漫步桥上,砖石居中,旁铺鹅卵石,明明中直的桥,却制造出曲径通幽的感觉。桥以卧式花岗石坡面为栏,凝重厚实,别致新颖。卧坡面饰有直径1.2米的花岗岩花圈24 只。走过这里,人们往往驻足流连,向南向北或以纪念馆或以纪念碑为纪念,留下永恒的一瞬间。 从纪念桥走过,就进了烈士纪念馆。烈士纪念馆,座落在距纪念碑450米处的任家山上,1988年7月建成开放。由著名建筑大师杨廷宝先生生前设计,齐康教授完成。馆东西长90米,南北侧翼伸展49米,顶高26米,建筑面积5900平方米。为重檐屋顶两层楼,正门洞开的建筑。乳白色琉璃瓦屋顶、花岗石贴墙面、白色大理石窗框,以及精美的石雕、石廊、石几、石栏、石阶,把纪念馆装点得分外巍峨壮丽。馆门庭南北两面均雕有 2.5米见方的“日月同辉”花岗石浮雕,象征着烈士精神与河山共存,与日月同辉,成为纪念馆的标志。门庭南上方刻有邓小平手书的馆名。从门庭往北,纪念碑、倒影池、纪念桥等历历在目;往南,江泽民题写亭名的忠魂亭等建筑尽收眼底。 我们又走过一些著名景点之后,便来到了雨花台烈士墓区。它位于雨花台主峰东南方,建于1983年,面积4240平方米。这里安眠着17位烈士忠魂。 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了成千上万的烈士,大多数烈士英名洇没,忠骨无存。少量被亲友、同乡会掩埋的烈士遗骸分布各处,不便群众祭扫,也不便于管理。1983年建墓区后,张霁帆、孙津川、丁行、谢士炎、赵良璋、卢志英、陈子涛、骆何民等17英灵迁此。 800平方米的墓地用花岗石砌造,朴素、庄严。以龙爪槐(又名蟠槐、倒槐)为墓道树,平添了对烈士无尽思念和崇敬的情感。 进入墓区,绝无一般墓地萧瑟凄凉之感。迎面是石砌花坛,花坛前放置石刻花圈。17 墓冢依次走过,碑石浑朴,碑文精练,墓体简洁,碑刻秀丽。阴阳交会处,人们对人生升腾起一种真善美的向往,对烈士的追中不知不觉增强了对今生的珍惜,对纯美生活的向往。今天去雨花台,让我受益匪浅。名师点评:小作者在这篇作文的开头,首先交代了“雨花台”名字的由来,让读者对“雨花台”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接着,小作者采用的是“移位换景”的方式,写出了“雨花台”的景色:烈士群雕像—-倒影池—-纪念桥—-烈士纪念馆—-雨花台烈士墓区,作文的条理性很好。小作者详细地描述了纪念桥、烈士纪念馆和雨花台烈士墓区建筑的特点和特色,对其他的景点用的是略写或者一笔带过的写法,有详有略的描写,更突出了“雨花台”庄严肃穆的气氛。(学乐中国特聘教师:罗丹娜老师)2009-8-5 8: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