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高三作文3800字:2006-2010年安徽省高考作文题特色解读

2013-10-13 02:10:03 高考高中高三3800字
作文标题: 2006-2010年安徽省高考作文题特色解读
关 键 词: 高考 高中高三 3800字
字    数: 3800字作文
本文适合: 高中高三
作文来源: https://zw.liuxue86.com

作文网(m.zw.liuxue86.com)提示:本文来源于网络,作文网仅作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谢!

本作文是关于高中高三3800字的作文,题目为:《2006-2010年安徽省高考作文题特色解读》,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安徽是文化大省,自主招生已历时5年,这5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可以反映安徽自主的清晰历程,本人摘编整合一些,供大家观瞻。
  2006年以“读”为话题   【真题放送】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自然是一本书,社会是一本书,父母是一本书,老师是一本书,同学是一本书,我是一本书,……   人生经历中,各种接触,交流的过程都是“读”的过程。读是面对,读是探索,读是了解,读是感悟,读是品味,读是沟通,读是超越……   请以“读”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1)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2)立意自定。(3)文体自选。(4)题目自拟。(5)书写规范,标点符号使用正确。(6)不得抄袭。   【特色述评】   素质教育和语文新课程标准都更加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更加重视开放、多元的个性发展,更加重视提供宽松的创新环境。2006安徽省高考作文命题就充分体现了这样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提倡创新实践,多向思维。   2006年是安徽省高考语文学科自主命题的第一年,命题者心态平和,保持了一种稳健的态度,命制的作文题延续了近几年来全国高考卷命题形式和风格——继续以话题作文的形式出现。但是稳中求新,又有一定的变化。   首先,话题呈现形式借鉴了前几年上海市(“杂”、“忙”)和2005年年江西省(“脸”)高考作文的命题形式——独词话题的形式出现。提示材料语言优美,包含了一定的哲理。第一段话是几个比喻句组成的排比句,点明了读的范围和内容,明确告诉考生既可以“读” 自然,也可以“读” 社会;既可以“读” 父母,也可以“读”老师;既可以“读” 同学,也可以“读”自我等等。第二段第一句话阐释了什么是“读”,接着是由几个四字句组成的排比段,采用的是递进式的语句展开,阐明了“读”的意义。   第二,限制性与开放性有机结合。安徽的这道作文题既有很强的限制性,又有很大的开放性。话题作文的特点决定了考生只能在规定的话题范围内写作,但是,话题“读”题目宽泛,比较直露,比较难写。
  2007年“提篮春光看妈妈”  【真题放送】  以“提篮春光看妈妈”为题,文体不限,字数800以上。
  【特色述评】  一是它的视角注意了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是中国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髓。虽然时代在变迁、社会在发展,今天的人们如果再谈过去那种狭隘的“埋儿奉母”般的“孝”当然可笑,但对父母起码的关怀、孝敬是必须承传的。
  二是这篇作文题紧扣了时代主题。构筑和谐社会是当今时代全社会共同奋斗的目标,要构筑和谐社会必须从家庭这个社会的细胞做起,有了家庭的和谐才有社会的和谐,对父母的爱是最起码的爱,有对父母的爱才会有对社会、对他人的关爱,一个对父母都没有爱心的人对社会肯定更谈不上有爱心。孝敬父母(请允许我延伸到父亲),是社会对每个人起码的要求,也是构筑和谐社会的最基础。这蓝春光是献给妈妈的,也是奉献给整个社会的。
  三是这篇作文题有很深的寓意。当代青年必须有正确的“荣辱观”。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是时代的倡导,更是对每个有志青年的要求。显然这篇作文题是有这方面的考试目的的。“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祖国在人们的心目中的地位象妈妈一样,这是无可争议的,而《提篮春光看妈妈》中的妈妈不也向我们有志青年暗示:要象爱妈妈一样爱祖国,把春光献给伟大的祖国,不也可以理解为以饱满的热情和良好的精神状态接受祖国考核,以优异的高考成绩(这蓝春光)向祖国汇报吗?!
  文以载道。通过一篇文章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思想品质、学识才气和理想追求,而作为文章的题目就承载着这个责任,显然《提篮春光看妈妈》这个高考作文题是足以达到这个的。
  还想说的一点是,这个高考作文题是个富有诗意和充满积极向上和浪漫的作文题,考生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文采,发挥自己的想象,叙述自己的观点,可以写散文,可以写议论文、还可以写诗歌。总之,我认为《提篮春光看妈妈》这篇高考作文题是近几年难得一见的好题!
  2008年 “带着感动出发”  【真题放送】  请以“带着感动出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注意:1.立意自定。2. 文体自选。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4.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5.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特色述评】  2008年安徽高考作文题是“带着感动出发”,文体不限,字数800左右。很显然,这是对2007年安徽高考作文题的进一步袭用,也反映了命题者在即将到来的2009年新课标高考之前所采取的“守正”之举。
  从命题意图来看,在话题作文式微,材料作文和命题作文渐盛的形势下,命题者继续采用命题作文,使广大考生有足够的应对心理。就题目——“带着感动出发”本身来看,显然又契合了传统的“文以传道”的创作观。在时下,众志成城抗击暴风雪,抗震救灾是举国上下的头等大事,其中所表现的“道”是需要及时传承的。因此,考生不妨结合近期的这两件大事立意作文。
  在具体的作文过程中,首先要注意解题。题目“带着感动出发”和2007年的“提篮春光看妈妈”一样是带有诗意的表述,尽管文题已经说明“文体不限”,但这个题目显然不适合写议论文,而更适合写抒情性较强的散文,或者干脆写诗歌。
  还要注意文题的语言表达:带着感动出发。在作文时,我们可以将其分解成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思考。1.带着什么出发?感动。2.带着感动去干吗?出发。既然有出发,那就有,出发到哪里去,去干什么。所以具体的作文落脚点应当在“感动”,什么人、什么事让你感动了;写作的重心在于“出发去干什么”,可就此展开。
  就作文题本身来看,我们可以写成如下模式:开头:用简洁的语言转述你所选择的材料(例子)。
  过渡:用简洁凝练的语句过渡到下面的叙事抒情。
  主体:用排比式段落,列举一系列让人感动的人物、事件,并抒发你在这些感动之后要“出发”去干吗。
  结尾:抒情这只是一隅之见,考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特长写成其他样式,但切忌写成一个故事加感想的模式,或仅仅罗列几个故事而没有篇章结构。
  2009 “弯道超越”材料  【真题放送】  “弯道超越”本是赛车运动中的一个常见用语,意思是指车手利用弯道超越对手。弯道是每个车手都必须面对的。相对于直道而言,弯道上困难大,弯数多。过弯道时,原来领先的车手可能因为弯道而落后,而本来落后的车手也可能利用弯道超越对手。现在,这一用语已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并被广泛借用到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其中的“弯道”一般被理解为社会进程 的某些变化期或人生道路上的一些关键点。这种特殊的阶段充满了各种变化的因素,极富风险与挑战,更蕴含着超越对手、超越自我的种种机遇。
  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文体自选,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
  【特色述评】  “首先,从命题方式来看,跳出了以往对较为空泛话题关注,注重引发考生从生活、从社会经验出发,注重让考生从生活中提炼对生活的看法,使考生由感而发、有话可说,这是一个很出彩的地方。 ”  “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教育理念来看,由实践性话题引发学生的动手操作、试验,这是一种先进的教育方式,更是一种趋势。”09年安徽的作文题,没有了“带着感动”、“提篮春光”这样的限制,也没有了生硬的说教,从而使考生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但同时,许多专家也看到了命题的局限性, “比如,材料中提到的‘弯道超越’、‘赛车运动’,很多农村孩子可能根本就没有见到过赛车道,也很难理解‘弯’和‘直’对于赛车‘超越’到底存在怎样的风险,等等。而对于材料中关于“弯道”和“直道”的寓意,陈家桥也认为,并非是“弯道”就一定“充满各种变化的因素,极富风险和挑战”,这种变化、风险和挑战同样应是生活的常态;而“直道”就一定是“一帆风顺”,因为“直道”可能会更容易让人放松警惕,考生也可以从这方面入手,进行立意和阐述。
  对于这样的命题,只有写出真情实感才能得高分。
  关于审题,考生要先注意读懂“弯道超越”本来的含义,在此之后,要重点咀嚼“弯道”被引申赋予的新的意义即,“充满困难却又蕴含机遇和挑战的时刻”。做好前两步才能真正理解材料的最后一句话——“要把握好了这一时刻,就能超越对手,超越自己”。 “这一时刻”所指的是什么时刻是写作切入的关键。
  关于写,考生立意切忌拔高,主要要结合自身的体会来写,这样写得有血有肉,才能写出真情实感,才能写出高分作文。关于时下热点,如金融海啸,全球各国这时也进入了一个弯道,哪国有足够智慧就能重新领跑世界经济,这个可以写,但是对于我们的考生来说却难有足够的能力来驾驭,易滑向空洞的议论,最好不要写。
  有人说材料作文较难把握,但是2009年安徽高考的这篇材料却恰到好处,易理解、易把握,考生写走题、写偏的可能性很小。
  2010年根据古诗写作文  【真题放送】   “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由此哲理诗引发的思考和联想写一文,诗歌体除外。
  【特色述评】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延续了去年的走向,但稳中求变,学生先读七言古诗,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作文,在无疑是安徽省高考作文的一大创新,出人意料,但细想,也在情理之中。
  所给材料是一首哲理诗,但在审题上却比较容易。诗的意思很明朗,指向性明确。学生容易读懂。同时,也有一定的难度。这首诗表面上写的是江南水乡的生活,但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哲理主要体现在“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上,在不同的地方,适合种的东西是不一样的,由此可以推出在做其它事情上也是如此,要因地制宜,要符合实际情况: 或者表现人尽其材,物尽其用;或者表现合理定位;或者议论识人并量才定用。只要在这些材料所反映的内涵中立意,应该不大会跑题。重要的学生要能充分在合乎文意的基础上充分展露自己的特长。比如擅长写书信的可以跟国家或地方政府领导谈合理利用资源,谈均衡发展问题。喜欢写日记的可以写韩愈、辛弃疾、龚自珍等人的日记表现渴求被认识,被重用的愿望。长于用片段式、小标题的 可以展现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用人观。喜欢故事新编的可以写西游或水浒人物,表现他们进入新时代的尴尬或成功。
  这次高考作文指挥棒,还真的是颇具向指导作用。让学生既要重视古诗鉴赏,更要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生活,写出90后他们的心声,反映他们的世界观。

作文网为你精心推荐高三作文:
高三优秀作文 | 高三议论文 | 高考作文

分享

热门关注

端午节看赛龙舟的作文400字

端午节看赛龙舟

端午节包粽子优秀作文400字

端午包粽子400字

难忘的节日作文600字端午节

难忘的节日端午

难忘端午节作文500字以上

难忘端午500字

有趣的端午节作文400字

有趣的端午

高三毕业作文800字

毕业作文

回忆高三生活作文

高三作文

错过作文600字高中

错过作文

诚信作文600字高中

诚信作文

诺言作文800字高中

诺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