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走进一所重点小学,听课之余与语文老师们聊起了关于爱的话题。我问老师们:“大家爱学生吗?”十之八九的教师都举起了手,表示爱学生。随即,我又来到学生中间,与学生聊起了同样的话题。我问同学们:“你们体会到了老师的爱了吗?”只有十分之一二的学生点点头,表示体会到了。这里,十之八九与十之一二之间存在多么大的反差!小小的不经意的访谈,让我对老师的教育与教学犯起了嘀咕。
带着疑问,我又来到这一群教师中间,与老师们继续聊起关于爱的话题。我问老师们:“刚才多数教师都认为自己是爱学生的,那么,大家是怎么个爱法呢?”老师们有些激动,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我们对学生的学习可负责了,每天只要来到学校,我们一刻也不闲着,备课、上课、改作业、辅导、考试。课堂上生怕学生听不懂,我们细致讲解,反复讲解;听懂了又怕他们不会做题,我们在课外时间尽量让学生多做一些练习题,多见一些题型;我们怕学生考不好,升不上好的中学,一个星期测试一次,一个月再考一次。我们为了学生的未来,为了家长的期望,真可谓尽心尽责啦!再说生活上,因为许多学生的家长出去打工了,我们的老师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爱护学生,学生生病了,老师立即带去看医生,住校的学生没钱了,老师掏钱给学生买吃的,买生活用品,买文具等……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无微不至地关心、负责,是我们教师给予学生最真诚、最直接的爱!
但是学生感觉不到老师的爱,也很难说清楚为什么。学生说不清,辨不明,我们当老师的应该反思一下:学生心里到底想的是什么?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老师对学生哪一种爱更为稀缺呢?
根据长期对学生的观察与了解,我认为,老师对学生学习上的负责,对生活上的关心,这是师德的基本内容。但是这样的爱还远远不够。老师给学生最重要的爱,应是心灵上的爱,情感上的爱,安全上的爱,是学生迫切需求的爱!老师的爱只有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学生才会欢迎,才能体会到老师对自己的好;而老师不顾学生喜欢不喜欢、需要不需要,强硬地在学生身上实施自己的教育主张、教学目标,认为这是对学生好,老师把学生当作实施教育教学目标的手段和工具,而不是把学生当作教育教学的目的,这样的教育只能是失败的教育,是不受学生欢迎的教育。
课堂上许多老师滔滔不绝地讲,细致反复地讲,而不以学生为主体,不把读书、思考、品味词句的任务交给学生去完成,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听讲,死记硬背,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求知的欲望得不到满足,表现欲望得不到实现,这能说这位“认真”的老师真的爱学生吗?
课外时间本来是学生放松、游戏的时间,老师却给学生布置大量的作业,写错一个字要罚写100遍,写错几个题要撕本子、通知家长,学生幼小的心灵受到莫大的伤害,这能说这位“负责”的老师是真的爱学生吗?
一周一小考,一月一大考,考、考、考,学生被考得精神恍惚,心事重重,失去了童年的欢乐,丢失了儿时的梦想,这样的老师是真的爱学生吗?
学生本来在作文中想说真话,说心里话,写真事,写感动的事,老师却成天把孩子关在教室里背诵所谓的“优秀”作文选,不让孩子去接触外面的世界,走向大自然,这样,孩子作文中没有东西可写,没有真情可抒,只好违心地默写背过的作文选上的内容,张冠李戴,七拼八凑,孩子在作文中不能倾诉真情实感,没法说真话,写真事,这样“聪明”的老师,能是真的爱学生吗?
按理说,老师要真的爱学生,学生是能够感受到的。而当老师把学生作为实现某种功利的工具时,这样的爱,学生是不买账的!
老师对学生的心灵之爱,主要表现在老师对学生的理解与尊重、忍耐与宽容、抚慰与滋养、关心与呵护,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关注与负责!这才是对学生最真正的爱,才是弥足珍贵的爱!这种爱更为稀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