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日记:从女儿读书历程带来的启迪

2013-03-21 12:16:12 启迪历程小学六年级
作文标题: 从女儿读书历程带来的启迪
关键词: 启迪 历程 小学六年级
本文适合: 小学六年级
作文来源: https://zw.liuxue86.com

本日记是关于小学六年级的日记,题目为:《从女儿读书历程带来的启迪》,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从女儿的读书历程带来的启迪

孩子上学前,只要我一回到家,她就拉着我给她讲故事,那几年完全是根据孩子的喜好选择书目。

刚上小学时,为了巩固拼音,我让她自己读书,刚开始虽然慢,甚至有许多不懂的地方,但她快速地掌握了拼音,并认识了许多字词汇,同时从故事情节中理解了词汇的意思。

到了三四年级时,我曾经根据自己的意愿,把认为比较重要或者比较好的书目推荐给她,但她似乎对这些书不太感兴趣,书对她的影响也不大,那一段时间我甚至认为她并不喜欢读书,但有一天她的一番话,让我改变了对选书的看法,她对我说:“妈妈,我都觉得自己有点孤陋寡闻了,同学们谈论的郑渊洁、杨红樱的好多小说,我都没有看过。”猛然间,我明白了孩子们喜欢、该看什么时段的书目,让她们自己选择,这样她们才会对读书产生浓厚的兴趣。大约一年左右的时间,她几乎读遍了郑渊洁、杨红樱的小说。

步入五年级后,她逐渐对二位的书不太感冒,而且也对他们的小说有了独到的见解,觉得他们对人生、对生活的启迪不大,从而自然过渡到一些名著,或者一些对学习、人生有启迪的文章。其中《感悟父爱》她读了很多遍,有时还经常读给妈妈听,似乎在提醒我怎样看待父亲对女儿的爱,怎样理解父爱!正如女儿的“读《感悟父爱》有感”,让我这个做妻子的感到惭愧,感到自己缺乏对丈夫的理解。

这个暑假,女儿精读了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高中版,书中经典的故事情节她反复的读,并且百读不厌;她把这本书推荐给我,我接受了女儿的建议,也是仔细品味了这本书,但我的读后感还没有写出来,她已经写了两篇读后感(还没有上传),并且写得相当不错,领悟感受的非常深刻,出乎我的意料,似乎突然间女儿长大了(实际她刚刚十一岁)。

女儿就是这样逐渐对语文、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在写作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

从与女儿亲子共读、独自阅读乃至写出精品之作。谈一点体会,与大家共勉。

第一点,我想强调的是培养孩子独立地读书,这样可让她们提早地进行独立思考,发挥她们对故事的见解,而不是受控于我们大人的思维。也许起初可能会走弯路,甚至会出现偏差,这时需要我们引导,而不是代替或包办。当然,孩子就是孩子,思想还没成熟,我们对孩子所读的书要有所了解,尤其是借来的书。

第二点,就像我前面遇到的问题,读书兴趣的培养,起初千万不要根据我们大人的想法而去替他们选书。时代不同了,我们小时候风靡抗战的书,我曾经买回了《雷锋》《黄继光》《刘胡兰》等书,但她并不感兴趣。读书兴趣的培养,刚开始要根据他们的爱好,不要着急,兴趣培养起来了,根据需要,他们自然会重新选择选择书目。

第三点,给他们多创造一些生活的素材,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有血有肉。一方面让他们自己体验,然后一定要写出来;另外沟通与交流,师生之间、孩子与家长之间等等,不妨我们经常主动问一些他们身边的事,同时也把我们的见闻和他们交流一下,慢慢地就会养成习惯,他们每次和父母在一起会有说不完的话题,也拉近了与他们的距离。

第四点,有的家长可能感到“我孩子也读了好多书,怎么写作还是进步不大?” 我感到光读书,甚至故事情节记得很清楚,这一点太薄了点,得有自己的看法,不妨经常把所看的内容与家长交流,加以引导或者多人参与讨论,思路会更开阔,然后写一点东西。通过书中的人物、情节、故事引导孩子,更具有说服力,这样逐渐对他们的人生会更有启发,慢慢就不用我们家长过多唠叨。

实际说了这么多,不见得适合每个孩子,更多的需要我们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找出一条有效的方法,使他们逐渐走上成才之路!

作文网为你精心推荐:
观察日记 | 日记格式 | 小学日记 | 初中日记 | 高中日记

分享
qqQQ
qzoneQQ空间
weibo微博
《小学六年级日记:从女儿读书历程带来的启迪.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

热门关注

端午节看赛龙舟的作文400字

端午节看赛龙舟

端午节包粽子优秀作文400字

端午包粽子400字

难忘的节日作文600字端午节

难忘的节日端午

难忘端午节作文500字以上

难忘端午500字

有趣的端午节作文400字

有趣的端午

我的心愿作文600字六年级下册

心愿作文六年级下册

妈妈有你真好六年级作文

妈妈有你真好

欢庆六一作文500字六年级

欢庆六一

难忘的儿童节作文400字六年级

难忘的儿童节400字

六年级我的心愿作文500字左右

我的心愿六年级
付费下载
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免费下载仅需3秒

1、微信搜索“月亮说故事点击复制

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

3、输入验证码确认 即可复制

4、已关注用户回复“复制”即可获取验证码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
咨询客服
×
常见问题
  • 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
    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
    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 3、如何联系客服?
    如已按照上面所说方法进行操作,还是无法复制文章,请及时联系客服解决。客服微信:ADlx86
    添加时请备注“文档下载”,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周六9:00-12:30
作文标题: 从女儿读书历程带来的启迪
关键词: 启迪 历程 小学六年级
本文适合: 小学六年级
作文来源: https://zw.liuxue86.com

本日记是关于小学六年级的日记,题目为:《从女儿读书历程带来的启迪》,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从女儿的读书历程带来的启迪

孩子上学前,只要我一回到家,她就拉着我给她讲故事,那几年完全是根据孩子的喜好选择书目。

刚上小学时,为了巩固拼音,我让她自己读书,刚开始虽然慢,甚至有许多不懂的地方,但她快速地掌握了拼音,并认识了许多字词汇,同时从故事情节中理解了词汇的意思。

到了三四年级时,我曾经根据自己的意愿,把认为比较重要或者比较好的书目推荐给她,但她似乎对这些书不太感兴趣,书对她的影响也不大,那一段时间我甚至认为她并不喜欢读书,但有一天她的一番话,让我改变了对选书的看法,她对我说:“妈妈,我都觉得自己有点孤陋寡闻了,同学们谈论的郑渊洁、杨红樱的好多小说,我都没有看过。”猛然间,我明白了孩子们喜欢、该看什么时段的书目,让她们自己选择,这样她们才会对读书产生浓厚的兴趣。大约一年左右的时间,她几乎读遍了郑渊洁、杨红樱的小说。

步入五年级后,她逐渐对二位的书不太感冒,而且也对他们的小说有了独到的见解,觉得他们对人生、对生活的启迪不大,从而自然过渡到一些名著,或者一些对学习、人生有启迪的文章。其中《感悟父爱》她读了很多遍,有时还经常读给妈妈听,似乎在提醒我怎样看待父亲对女儿的爱,怎样理解父爱!正如女儿的“读《感悟父爱》有感”,让我这个做妻子的感到惭愧,感到自己缺乏对丈夫的理解。

这个暑假,女儿精读了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高中版,书中经典的故事情节她反复的读,并且百读不厌;她把这本书推荐给我,我接受了女儿的建议,也是仔细品味了这本书,但我的读后感还没有写出来,她已经写了两篇读后感(还没有上传),并且写得相当不错,领悟感受的非常深刻,出乎我的意料,似乎突然间女儿长大了(实际她刚刚十一岁)。

女儿就是这样逐渐对语文、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在写作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

从与女儿亲子共读、独自阅读乃至写出精品之作。谈一点体会,与大家共勉。

第一点,我想强调的是培养孩子独立地读书,这样可让她们提早地进行独立思考,发挥她们对故事的见解,而不是受控于我们大人的思维。也许起初可能会走弯路,甚至会出现偏差,这时需要我们引导,而不是代替或包办。当然,孩子就是孩子,思想还没成熟,我们对孩子所读的书要有所了解,尤其是借来的书。

第二点,就像我前面遇到的问题,读书兴趣的培养,起初千万不要根据我们大人的想法而去替他们选书。时代不同了,我们小时候风靡抗战的书,我曾经买回了《雷锋》《黄继光》《刘胡兰》等书,但她并不感兴趣。读书兴趣的培养,刚开始要根据他们的爱好,不要着急,兴趣培养起来了,根据需要,他们自然会重新选择选择书目。

第三点,给他们多创造一些生活的素材,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有血有肉。一方面让他们自己体验,然后一定要写出来;另外沟通与交流,师生之间、孩子与家长之间等等,不妨我们经常主动问一些他们身边的事,同时也把我们的见闻和他们交流一下,慢慢地就会养成习惯,他们每次和父母在一起会有说不完的话题,也拉近了与他们的距离。

第四点,有的家长可能感到“我孩子也读了好多书,怎么写作还是进步不大?” 我感到光读书,甚至故事情节记得很清楚,这一点太薄了点,得有自己的看法,不妨经常把所看的内容与家长交流,加以引导或者多人参与讨论,思路会更开阔,然后写一点东西。通过书中的人物、情节、故事引导孩子,更具有说服力,这样逐渐对他们的人生会更有启发,慢慢就不用我们家长过多唠叨。

实际说了这么多,不见得适合每个孩子,更多的需要我们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找出一条有效的方法,使他们逐渐走上成才之路!

作文网为你精心推荐:
观察日记 | 日记格式 | 小学日记 | 初中日记 | 高中日记

一键复制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