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初一作文(600字):浅谈家长该为孩子选择什么样的教育方式

2013-03-18 21:56:17 浅谈家长初中初一
作文标题: 浅谈家长该为孩子选择什么样的教育方式
关键词: 浅谈 家长 初中初一
本文适合: 初中初一
作文来源: https://zw.liuxue86.com

本作文(600字)是关于初中初一的作文(600字),题目为:《浅谈家长该为孩子选择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浅谈家长该为孩子选择什么样的教育方式

奥利奥妈妈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教育工作被放到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党的十三大就已经提出要“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位,使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必须坚持把发展教育事业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面对着越来越多的教育专家和学者,面对着一本本哈佛、清华父母的成功育儿心得,面对着书店、网上推荐的各种教育方式,很多家长会感到眼花潦乱,可觉得都很有道理,又不能一一实践,这样耗费的精力非常大,因为大部分的家长朋友都是工薪族,那么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呢?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学校、幼儿园采用较多的教育教学理念:

一、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理念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苏联近二十年来在国内外享有盛名而且影响极大的一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在他领导的学校制定了严格的纪律,孩子每天按自己的愿望随意使用5-7个小时的空余时间,不允许低年级学生一天在室内进行3小时以上的脑力劳动,不允许12-15岁的少年每天(除在校上五六个小时课以外)花四五个小时做家庭作业。他认为,过重的作业负担“会催残少年,使他的健康终生遭受不良影响,会损坏他的美,使脊柱弯曲、胸廓狭窄、眼睛近视。”

苏霍姆林斯基向教师建议,珍惜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创造的火花。“学校必须把培养儿童进行紧张和创造性的脑力劳动的习惯当作重要的教育任务”。苏霍姆林斯基创造教育的方法集中到一点就是:增加孩子的智力劳动的比重,促使并教会他们关于智力劳动,激发他们对智力劳动的爱,使学习具有思想、感情、创造、美和游戏的鲜艳色彩,成为孩子们深感兴趣又富有吸引力的事情。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每个儿童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没有重复,各有特色”。学校教育的理想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不要让学生为分数而奋斗,而要让他们由于获得知识而感到愉快。他带孩子们到森林、田野、果园游览,观察大自然的生命现象,将课堂上的课程教学、课外的学科小组的探索性活动与相应水平劳动技能结合,将包括知、情、意、行各方面的人生内容在劳动中融合,以深化对人生的探索。

在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中,对人的同情心,与对祖国的热爱、对邪恶势力的仇恨,是自然融合在一起的。他说:“我们负有培养学生善良、仁爱、热忱和富有同情心的义务。”“教导儿童,要善于根据眼神、语言、动作和行为最微小的细节去感受他人,而首先是感受自己母亲的忧伤、不安和苦楚。”“对悲欢的敏感和同情只能在童年时代培养。在这个年龄,心灵对人的苦难和不幸、烦恼和孤单特别敏感。”

苏霍姆林斯基肯定:“我们学校的学生不知道什么是惩罚。这首先是因为创造的渴望,给人们做好事的喜悦,成了他们童年欢乐的源泉。我们在少先队和班级里,从不对学生当众呵斥、抽皮带、敲后脑勺等。” “要善于表扬好人好事”,这样才有利于培养“真正的人”

二、蒙台梭利教育理念

孩子学习的最大特点是具有吸收性心智和敏感期。

1、吸收性心智的两个阶段:

(1)0到3岁,潜意识吸收性心智:这个时期新生儿逐渐成长为一个独立的人。大人在面对一项新的事物时,可以借用旧经验来学习,例如你初次到非洲去,听见那儿的人发出一些叽哩呱啦的声音,就算你听不懂,你仍会判断那是“语言”。孩子呢?从完全黑暗的母体,滑进这个全然不同的世界,没有带来任何经验,智力也还没有成熟,“吸收的心智”这项内在的助力,就会驱使他“潜意识”地从环境中大量地、且全面地吸收,就像照相机的感光底片一样,将外界的印象全部摄入,然后内化成自己的东西;也就是从无到有的快速累积、储蓄底基。所以孩子对周围环境是全盘吸收的,不经过“过滤”筛选,所以为什么孩子很容易就学到了你的一些小动作,坏习惯,虽然你已经尽量控制了,但是敏感的他还是“发现”了。也是因为吸收性心智,孩子能够一边看书一边听音乐,一边还做动作;能够一边玩一边听你讲故事,能够做到一心两用甚至一心三用。但是,孩子吸收的东西不是永远存在于大脑的,只是能短暂存在,就是瞬间记忆,只有那

些不断被重复,不断被利用的经验刺激下的信息才能被大脑保存下来。

(2)3到6岁,有意识吸收性心智:这时孩子开始萌发自我意识,会从环境中去炼选自己内在需要的事物学习。最近的脑科学的发现也证明了吸收性心智的存在,人的大脑有140亿个神经元,每个神经元可同周围的神经元发生联结,一个联结称为一个“突触”。每个神经元可以有数千个“突触”,大脑可以有千万亿个即约10的15次方 个“突触”。这些“突触”同学习、记忆、思考等等有关。据研究,人的胚胎3个月时,已有神经元,但无“突触”,而且新生的“婴儿”,也无“突触”。新生的猩猩有突触,所以猩猩的新婴儿比人类的新生婴儿聪明。人的婴儿到3岁时,“突触”已形成75%,童年初期,感觉中枢成熟。童年期大脑发育最快,大体定型。青春期,边缘系统成熟,并且最重要的是,对大脑各部分彻底“修剪”,青春后期,额叶成熟。也就是说,孩子由于吸收性心智,把所有东西都装进大脑,但是又因为没有重复不间断的经验刺激,使得很多东西没有被保存下来而随着时间消失了。

2、敏感期:孩子在某一特定时间特定环境表现出对某一动作或某一事物强烈地好奇心,直到由这种行为爆发出某种新机能为止。

三、斯宾赛教育理念

英国著名的教育家赫·斯宾塞在他的《斯宾赛的快乐教育》一书中,他提出:“做一个快乐的教育者”。

“快乐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它的提出要求教育者重视关注学生个体的学习状态。如何在快乐中学习,不只是在课堂形式上的改变。“快乐教育”并不是只让学生们开心、快乐地进行游戏,忽略系统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的教育。记得有人这样说过,和成年人在一起,领略的是对方的冷漠和虚伪,和孩子们在一起,感染的是他们的快乐和纯真。那种快乐的感觉常常包围的是我整个心灵。而快乐是无法用金钱买到的。我觉得工作就应该在得到物质回报的同时,也使自己的精神得到愉悦,只有在快乐中工作,工作才不会成为一种负担,惟有热爱工作本身,我们才会被这种快乐所滋养,所润泽。

做一个快乐的教育者,应该做到:1、不要在自己情绪很糟时教育孩子,这时很容易把这种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2、在教育中,努力去营造快乐、鼓励的气氛,让孩子有实现感和成就感。3、努力做一个乐观、快乐的人,一个快乐的人,看孩子时,更多的是看到他的优点,而一个不快乐的人看到更多的是孩子的缺点。

四、孔子教育理念。孔子(公元前551-前479)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家,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杰出代表和封建教育的奠基人,对中国传统教育影响至深。孔子30岁开始收徒讲学,先后有弟子3000人,身通“六艺”者72人。孔子死后,弟子们把他平日的言行记录收集起来,整理编成了《论语》。《论语》是儒家的经典作品,对中国、东南亚及至世界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国家提倡发展传统文化的今天,也推出继续发扬例如孔子、孟子、老子、近代的叶圣陶、陶行知等等教育思想理念,但随着改革开发的不断深入,教育理念也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开放状态,于是就像前三种教育理念的普及率反而更高一些,相反孔子的教育思想在韩国,老子的教育思想在美国却是异地开花,《老子》在译成外国文字的世界文化名著发行量上,《圣经》排第一,《道德经》高居第二。《纽约时报》将《老子》列为全世界十大古今名著之首。孔子思想几千年来潜移默化地渗透于国人的潜在意识和外在行为之中,成为国民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提倡经世致用,自古以来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他的学说旨在“修身治国平天下”,几千年来,中国人便在这样的伦理价值观中生生不息

分析下来,您有什么感觉,您会发现我们受几千年孔孟思想的影响,从我们的父辈(上世纪40年代)一直到我们这一代(70年代)一般都会从一言一行中体现出传统的教育思想理念。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教育教学体制也在不断的改革发展,蒙台梭利教育理念现在被很多幼儿园所采用,它比较适合0-6岁的孩子,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理念被很多中小学校所采用,斯宾塞的快乐教育理念可以贯穿其中,现在很多幼儿园和小学也会让孩子们学习《三字经》和《弟子规》,所以家长在看到教育方法的时候会有一种觉得都很好,却无法预知是否会适合自己的孩子,而我个人教育观念的形成比较受赏识教育的影响。

每次我在拟定博文的时候,会经常注只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我也会经常写上希望博友哪怕从我的文章中获得一点点启示就很心满意足的话。其实我是想强调一点:世界是由无数个人组成的,每一个人都是个独立的个体,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有多少个孩子就有多少种教育方式,不会完全雷同。就像前面总结的教育专家一样我们在教育过程中选择一种作为主流思想,再跟据孩子的个性因材施教。而家长的教育主流思想是怎样形成的呢?凭我个人的经验而谈,家长可以先从中选择一个跟你产生共鸣最多的教育专家整套教育理念来做为自己的主流教育思想(因为潜意识当中那就是你认为很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只有家长最了解孩子的个性)。然后再多关注、学习不断发展的教育教学改革、教育新理念等,这样会很轻松抓取自己所需要的,再通过自己的实践达到为我所用的目的。

总之,我个人认为不要为自己是否具备教育孩子的能力而担忧,不要为孩子的不听话而怒气冲冲,更不要为他是否能考上大学而心烦意乱,因为他、她都是独一无二的,最重要的是家长要转变观念:您真正爱你的孩子吗?真正的爱,是无条件的,不求回报的。有些父母的确可以表现出真爱的特质,但是很多父母却是以爱为名,把孩子视为自己的财产,让孩子为他们而活,而不是尊重孩子自己的生命历程,用斯宾塞的一段话来做今天分享的结尾:让我们看看世界上的树木吧,有的结出果子,有的则不会。就是在果树中,有的结的是苹果,有的结的是梨。结果子的树可以提供水果,不结果子的树则可以成为栋梁之材。关键在于我们用什么方法去培养和发展他们的自身的价值。

初一作文为你而选:
初一单元作文 | 初一日记 | 初一周记 | 初一记叙文 | 初一优秀作文

分享

热门关注

端午节看赛龙舟的作文400字

端午节看赛龙舟

端午节包粽子优秀作文400字

端午包粽子400字

难忘的节日作文600字端午节

难忘的节日端午

难忘端午节作文500字以上

难忘端午500字

有趣的端午节作文400字

有趣的端午

我想度过什么样的五一假期作文400字

我想度过的五一假期

我想度过一个什么样的五一假期作文

我想度过一个什么样的五一假期

难忘的家长会600字作文

家长会

不一样的夏天作文600字关于毕业

不一样的夏天600字

争论作文600字初一

争论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