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好一篇作品的读后感呢?阅读作者写的作品之后,自己能学到的知识很多,感悟也不少,此时选择动笔把心中的所想记录在读后感呢,可以最大限度记录自己切身体会。或许"齐天大圣读后感"是你正在寻找的内容,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齐天大圣读后感(篇1)
51个小时零59分钟,终于将此书读完。
放下手机,心还久久沉浸在故事当中难以自拔。想起刚读此书时的不屑一顾(又是现代人的穿越),现在心中满是窃喜。幸好耐着性子看了下去。这一看不要紧,竟被《齐天大圣传》完全吸引住了!自此,每天晚上回到宿舍,不看到两眼昏花不舍的放下手机。
这种感觉就像当年第一次看完《诛仙》、《搜神记》和《上品寒士》时的感觉一样。除了震惊,唯有钦佩。而正如楚阳冬所言:神话小说的构架与想象力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作品的价值取向与知识内涵。一个好看的故事就是价值观的承载器,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受益。网络小说也只有写成这般模样才当得起一观!而反观当下众多玄幻、仙侠、都市、言情,除了狗血的剧情和肆无忌惮的情感宣泄,竟找不出其他略有价值的内容。
感慨不提,回到本书。
《齐天大圣传》全书分六卷,共计560章,作者楚阳冬,《西游记》死忠粉丝,曾熟读《西游记》数十遍,对“西游世界”事无巨细,了若指掌。经过十年的精心打磨,才有了这部泓宏著作。
本书源于《西游记》,但你看到的却又完全是另一番演绎。是谁安排了大闹天宫?为何孙悟空会被压五百年又有何猫腻?是谁操纵了唐僧西游?八十一难是谁指使又有何种目的?脱掉紧箍咒的孙悟空会如何作为?“如来”算无遗策却为何一败再败?天地烘炉到底是谁所见?天地之外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在书中,作者将一一为你揭秘,粉碎“取经阴谋”,刷新原有认知,揭露仙佛妖魔真正面目,在各方权利的博弈中,掀开“西游世界”的终极秘密。
是不是胃口被吊起来了?但是,当你看过此书之后你会认为我的评价还是太过于保守。比如书中有这么一段:
“普天之下,再没有比人肉好吃的物事了。须知有千种人,便有千种滋味。你且听我仔细道来,这人若是饱学之士,那肉便自有一股清高之气,需细火慢炖,少放油盐,存其原味,食之若饮甘泉;这人若是粗莽汉子,须得大火爆炒,椒盐齐备,炒得半生不熟时便起锅,再以烈酒相佐,当真快哉;这人若是美貌女子,须得分清部分,皮筋处加少许野菜凉拌;肥脂处只下锅清蒸,什么作料也不放,待上桌时再依个人口味添加;至于四肢的肌肉,炖成肉酱最香。”
如何?!
不过,最令我钦佩的还是书中对佛、道的理解和阐述,融佛与道、融道与佛、佛本是道!
“信力能教心坚志定,不入歧途;精进力能除懈怠心,每日寸进;念力能舍离虚妄,只行正法;定力能破乱想,使专心致志;慧力乃天赋悟性,能破诸多疑惑。”
“五蕴四大,都是佛家用语。五蕴乃是色、受、想、行、识也。一切万物,凡眼所见,耳所闻,鼻所嗅,身所觉,意所想……人自身的种种欢喜烦恼,心意意念,皆为五蕴。四大乃是地、水、火、风。地性坚硬,水性流湿,火性温燥,风性轻动,天地间一切物体的构成,都不能够缺少这四大特性。五蕴在外,四大在内,无我有我,一切和合。”
“人之至苦,莫过于心苦。人乃万物之灵,自降生之后,不过年余便渐开灵智,这点非天下万物所能及。而知之甚多,也便有乐苦相随,有云:众生之苦因欲而生,因欲生忧,因爱生怖。又云:乐事可慕,苦事可畏,皆是未至时心尔。但此事虽未发生,却仍萦绕于心,岂容人轻易抛却。”
细想悟空所走之路,其实也就是一条“问道”之路。“不失本心,使人不失本心”,这是作为灵明神猿的悟空一步一步达到灵明之境的根本原因;从占山为王到三星洞学艺,从东海夺宝到大闹天宫,从三界悟道到弃前嫌救上古一众,从被压五行山下到取经途中的权利博弈,从七神猿相聚到勘破天地之境,从灵明闭关到如来修道念……一切的一切皆源于此;而这也是佛教燃灯、弥勒佛一派,天庭三清、真武一派,上古大禹、麒麟、后羿一派,还有九天玄女等人甘于为之尽心献力的原因所在。
《西游记》开篇标题便是“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此处的“根”便是“本心”。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心为万物之源。只要能坚持本心,大道修成也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了。“不失本心”看似简单,实际上,我们都知道这有多难。因为无处不在的选择总会让我们的本心蒙尘,甚至渐渐看不清我们的本心是何物。
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在《未选择的路》中说:“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一句简单的话,说出了所有人内心的纠结:同时有两条路摆在我们的面前,我们该如何选择?“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这条路好像不错,宽阔通畅,走的人好多,延伸到好远好远。“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虽然在这条小路上,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但是那又如何?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选择,打量来路,我们会发现,一切来路都有着必然的轨迹。正因为走过这条路,我们才成为了现在的我们。其实:生活不在于纠结过去,而在于改变现在。任何此时的微调,都可能延伸出彼时的天翻地覆。无论在哪个世界,没有人能做出完美的选择,但是我们可以对自己的选择不后悔。就像诗的结尾“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而我选择的路呢?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虽然这条路走的有些狼狈不堪,但又何妨?最起码,我心是自由的,也知道自己想要追求的是什么。
健康的身体,愉悦的心情,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努力去做有意义的事!
这就是我的选择!
20xx虐我如狗,何妨?
20xx,尽管放马过来!
齐天大圣读后感(篇2)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这本故事主要人物有四人: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
我觉的《西游记》这个故事,最搞笑的故事是子母河怀胎,有一天唐僧过子母河时,唐僧和猪八戒各喝了一口子母河的水,一直说肚子疼,原来子母河的水一喝就会生孩子,唐僧和猪八戒哇哇大哭,有一个妇人说如果想不生孩子,只有一个办法在我们这儿解只有一个办法阳山上的破儿洞里有一眼落胎泉。是只要喝一桶泉水就能恢复,泉水是一个道人的,要花很多钱,才能求一碗水,最后孙悟空打败了道人,终于拿到了水。
我最喜欢孙悟空。他在取经路上每次遇到非常大的困难,都能开动脑筋,战胜困难,在取经的大业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但是孙悟空在五庄观里犯了一个非常大的错误,在五庄观有一棵人参果树,人参果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再过三千年才成熟,而且这人参果,遇永就化,遇土就钻,孙悟空从人参果树上摘了三个人参果。清明、明月发现树上少了4个,非常生气!把师徒四人骂了一顿。
我也有偷吃东西的时候,有一段非常热的时候,妈妈每天只让我吃一根冰馄,但当时太热我又偷吃了一根,妈妈一回到家就问:你偷吃了吗?我怕妈妈说我,我就说没有,妈妈数了一下冰混数量,结果少了一棍,我也被妈妈骂了一顿。
们我做人应该诚实,错了就要勇于承认,然后积极改正。做一个好孩子。可不能向孙悟空一样偷西东哟!
从《西游记》这整本小说来看,孙悟空也是慢慢有着变化的。从一个活蹦乱跳的泼猴,变成了一位令人尊敬善良的齐天天圣。我们也应该努力改变,变成一位新时代有责任有担当的小学生,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齐天大圣读后感(篇3)
读罢此书,直到最后,我才对贯穿全文的那句“不失本心,使人失不本心”有了点粗浅的概念。我可以肯定的说,这是迄今为止我看过的于我来说最好的书。
先不说这本书国学底蕴如此深厚,佛道典籍如此丰准,语言文字如此美妙,叙事描写如此生动,人物形象如此鲜明,故事主线如此清晰,思想立意如此深刻。单就这几个角色,就让我沉浸其中,无法自拔了。他们在我眼里真的是活生生的,触手可及,却又离我很远。我本身就对道教非常感兴趣,而这本书引出了我对“道”的憧憬。
说实话,刚看这本书的时候,心里还有一丝不屑,又是佛道相争,就不能有点别的题材吗?但我现在是多么庆幸我没有放弃这本书,又发现我当时是多么的浅显。
时侯,我被这个人设折服了。这个人设、这个故事多么新颖,却又异常的熟悉。因为这就是我心中的孙悟空,就是我心中的西游。这本书和我的价值观非常的契合。
但是我不确定我能不能再看一遍这本书,即便我有时间有精力再去看一遍这9千多页的巨作,但我不确定我的心态能否在已经知道结局后,再重新看一遍他从零开始的过程,毕竟这本书对我而言是特殊的。
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也是最大的主人公,必定是孙悟空。还有许多,像神猿,三清,玄女,上古诸神……这本书的所有人物中,即便一个只出现一次的小妖,都是不可或缺的一个角色。我只能说整部书中没有一个字的废话。诸多角色中,让我思忖最多的是,如来,炉中的大日如来。在前半部分,他的形象自然是大奸大恶,这也与我们带入主角光环一直站在悟空等人角度思考问题有关。但是到后来,到最后,如来他也只是个追逐自己本心的人罢了,也许他有点偏激,但如果说他真的错在哪儿了?也许善恶本无定论吧。
这本书一个局又一个局,一个圈套又一个圈套,一环又套一环。皆在某人的算计之中。如此复杂,却又丝毫不乱。或许他只是在我的承受范围之内罢了。我喜欢这个故事,没有理由,就是喜欢。如果偏要说个所以然,那应该是,在读它的时候,就像在读我的心,在探寻我的心,我的本心,探寻所谓的道。我享受这个过程。
这本书的最后两章是我看的最揪心,却又最释然的两章。一切都结束了,他终于要走了,回到属于他自己的地方。虽然我不理解他为什么执意要回去,但好在一切都达到了那个美好的结局。一切都变成了他想要的样子,和平安定。也许吧,也许这是美好的。他也回去了,了无牵挂的回去了,没有和任何人告别,也没有人问起他。或许忘却真的是最深的思念,想是我境界不够吧。
但是我真的希望、愿望我能再次读一遍这本书。看似很容易,但是我真的能做到吗?心平气和的,从头再次“读”一遍这本书,和他们一起再走一遍这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