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一粒种子改变世界读后感悟推荐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读完一粒种子改变世界读后感悟”特意为大家整理了一篇文章,当我们通过作者写的一粒种子改变世界,获得了一些心得感悟之后。此时将我们用文字将体会到的东西呈现出来是非常有意义的,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完一粒种子改变世界读后感悟(篇1)

  这个假期我读了好多书籍,其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感想最多的是《一粒种子改变世界》这本书。

  这本书讲述的是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爷爷,他从小便对大自然充满了好奇与憧憬,明知学农很苦很累,仍立志学农。因为他知道,种好粮食,提高产量,才是造福人类最好的方式。为解决中国乃至全世界几十亿人口的粮食问题,他不畏艰苦、坚持不懈、刻苦钻研,几十年如一日,最终成功攻克杂交水稻难题,为全世界的粮食增产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以前我心目中的农民伯伯是一个戴着草帽,驼着背,穿着沾满泥土的衣服,顶着大太阳在田间地头辛勤劳作的平凡而普通的人。但是通过阅读《一粒种子改变世界》这本书中所讲述的袁隆平爷爷的故事,我对农民伯伯有了新的认识。我觉得农民伯伯不仅平凡而且伟大。他们干着最脏、最累的活,却为我们带来了满桌的瓜果飘香、可口饭菜,他们是世界上最可亲可敬的人。

  作为新时代的少年儿童,我们不仅要爱惜粮食,珍惜每一粒米饭,也要学习袁隆平爷爷这种刻苦钻研、永不放弃的精神,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从小立志报效祖国,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早日完成袁隆平爷爷“禾下好乘凉”之梦,实现共同富裕!

读完一粒种子改变世界读后感悟(篇2)

  盘古开天辟地,人类呱呱诞生,从那一刻起,摆脱饥饿、奋力生存便成了人类历史的不朽主题。滚滚历史长河中的历朝历代,各君各王,不同的国度,不同的疆域,都拥有着同一个亘古不变的梦想——解决粮食问题。

  “民以食为天。”你们知道我国杂交水稻之父是谁吗?对,他就是袁隆平。袁隆平爷爷小时候在一次郊游中,来到一个农场,在那里,他被农场中一望无垠的美景深深地吸引住了,于是袁隆平爷爷树立了他一生的伟大志向——研究农业,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在以后的岁月里,他积极投身于农业,潜心改良水稻品种,研究杂交水稻,成功地将水稻产量从每亩300公斤提升到500公斤以上,并正努力实现着“禾下乘凉”的美梦。

  读完《一粒种子改变世界——中国农业的迅猛发展》这篇文章后,我被袁隆平这位创造魔法种子改变世界,推动中国农业迅速发展的大英雄深深感动了。一粒种子改变世界,袁隆平爷爷他真的太伟大了,他为中国的水稻种植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并大幅度提高了水稻的产量,他的杂交水稻实实在在地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他真是我们中国人的“米菩萨”啊!在这里,我要代表所有的中国人发自肺腑地说一句:“袁爷爷,你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我们谢谢您啦!”

  “喜看稻菽千重浪,风流最数袁隆平。”袁隆平爷爷,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做专注于田间、淡泊名利的一介农夫。袁爷爷的学识、人品、贡献真的令我非常的敬佩!从袁爷爷身上,我学到了许多东西,在此我要号召大家:要爱惜粮食,并向袁爷爷学习从小立下大志向,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为我们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

  掩卷而思,一位伟大的“农民”形象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海中,而同时一个伟大的志向也从我的心底油然而生……

读完一粒种子改变世界读后感悟(篇3)

  袁隆平是一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杂交水稻专家。他一生都致力于研究杂交水稻。《一粒种子改变世界》这本书中就讲述了袁隆平的故事,1930年,袁隆平出生了,小时候的他特别调皮,经常提一些老师都回答不出来的问题,六岁那年,袁隆平与同学们一起到一个园艺场去参观,一个田园梦,在人们心中种下。1953年,袁隆平在农校毕业,后来,全国闹饥荒,袁隆平决定研究一种高产量的水稻,它一直努力地研究,终于在最后得到了杂交水稻,但产量不大,所以他又在田野,荒山野岭里寻找雄性败育株,但结果并不让人满意。但最后还是找到了六株雄性败育株。杂交水稻问世了,先进杂交水稻的产量还在不断提高。我们应该向袁爷爷那样坚持不懈,才能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读完一粒种子改变世界读后感悟(篇4)

  这一天,读着《一粒种子改变世界》,我走进了故事……

  1936年,年仅6岁的小袁隆平和同学们一起,参观了一个风景如画的园艺场,那里如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一般,美不胜收,令他流连忘返。

  在竹篱笆外放眼一望,星星点点的嫩粉、橙黄点缀在一片苍翠之间,让人迫不及待要进入一探究竟。

  踏进园子,充满好奇心的小袁隆平便开始东奔西跑,忙得不可开交。瞧,硕大的苹果压弯了枝桠,风儿一吹,左弹右跳,似乎在欢迎大家的造访;再往前走,满树的桃子像一个个娇羞的小姑娘,红了脸颊,芬芳满园;金黄的梨子清脆多汁,大概是晒久了太阳,淡棕色的雀斑爬上了面颊……

  跑累了,小袁隆平伫足田埂上,抬头望去,正瞧见一串串紫红色的葡萄从藤架上垂挂下来,仿佛一盏盏水晶灯。“在夜里,它们估计会闪闪发光呢!”想着,他小心翼翼地捧起一串葡萄,把鼻子凑近嗅了嗅,一股淡淡的果香环绕鼻尖,沁人心脾。他忍不住摘下一颗,剥下紫色外衣,嫩绿色的果肉在阳光下晶莹剔透。滑入口里,酸甜可口的果肉游荡唇齿之间。

  在小袁隆平眼中,这一切都新奇极了。没一会儿,他的目光便被不远处的一簇簇花朵吸引。他蹲在花坛旁,目不转睛地盯着,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蜜蜂一直停在花朵上面呢?为什么花朵不会因此感到生气呢?为什么蜜蜂们。

  “袁隆平!小心!”一只嗡嗡叫的蜜蜂盘旋在袁隆平的手臂旁,但他正全神贯注地思索着,全然没有听到同学们的呼喊。幸好,那只蜜蜂仿佛有了灵性一般,嗡嗡地飞走了。同学们跑来拍了拍他的肩膀,他这才晃过神来。环顾四周,大伙儿正玩得不亦乐乎。

  他探出小脑袋,继续研究花朵。咦,这一丛是什么?用手轻轻一碰这圆圆的东西,这个圆东西立马就爆炸开来。小袁隆平忙拾起散落在地上的一颗颗小小的黑籽,左思右想,终于得出了结论:这就是植物的种子吧!

  此时此刻,小袁隆平的心里萌生出了一种奇特的想法:大自然真是一个神奇的宝库,我们和它还是好朋友呢!他爱上了大自然的种子,而这颗种子,与此同时也永远地埋在了他的心里,萌发出了学农之梦。

  我若有所思地翻过了这一页画面,我想:原来袁隆平爷爷小时候就立下了远大的志向,并用了整整一辈子的时间,去追逐这个最初的梦想啊!

读完一粒种子改变世界读后感悟(篇5)

  “叮叮叮……”悦耳的上课铃响起,原本喧闹的教室霎时变得十分安静。老师走进教室在黑板上写到“一粒种子改变世界”。我十分不屑,暗想道:“切,一粒米?开玩笑的吧!”

  老师打开电脑,滔滔不绝地向我们介绍袁隆平院士。他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为我国和世界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我越听越发觉得每一粒种子都有可能成为世界的关键,正是发现了那株“野败”,我们的杂交水稻在1976年实现了亩产700公斤的目标,2004年亩产800公斤的目标提前实现,2011年达到亩产926.6公斤……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从当初的400公斤到现在的3000公斤,可知袁隆平献出了多少心血啊!

  听到这儿,我不禁想到之前的一件事。那天吃晚饭时,我随便吃了几口便走进卧室写作业了,看到我没怎么吃饭,妈妈大喊道:“回来吃饭,还剩这么多饭!”“不想吃,没胃口!”妈妈勃然大怒,拽着我的手回到了餐桌,可我死命不肯,“不就是几粒米吗?有什么大惊小怪的!”我理直气壮地回答。妈妈气得满脸通红,趁她没注意,我便偷偷溜进房间了。想到这儿,我十分羞愧,发誓以后再也不浪费粮食了。

  经过这节课,我们一定会珍惜每一粒米,杜绝浪费;现在认真读书,长大像袁隆平爷爷一样成为祖国的“顶梁柱”!

读后感大全为你精心推荐:
读后感 | 小学生读后感 | 初中生读后感 | 高中生读后感 | 观后感

分享

热门关注

【热门】孩子学习读后感系列

孩子学习读后感

黑天鹅紫水晶读后感9篇

黑天鹅紫水晶读后感

【热门】最新《大卫科波菲尔》读后感精选

小河男孩读后感精选(模板6篇)

小河男孩读后感

[荐]《长津湖》优秀读后感(通用6篇)

《长津湖》优秀读后感

一粒种子改变世界读后感悟合集6篇

一粒种子改变世界读后感

2023一粒种子改变世界读后感

读一粒种子改变世界读后感推荐5篇

一粒种子改变世界读后感

最新一粒种子改变世界读后感(集锦6篇)

读《一粒种子改变世界》有感合集5篇

一粒种子改变世界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