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是人们活动强有力的动机之一,它能调动起人的生命力,使大家热衷于自己的事业而乐此不疲。以下是出国留学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周记,欢迎阅读。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人们活动强有力的动机之一,它能调动起人的生命力,使大家热衷于自己的事业而乐此不疲。人对自然产生兴趣,就能引发出对事物的体验,对问题的思索;人对生活产生兴趣,就能引发因好奇而实践,因验证而发现。古往今来,许多成就辉煌的成功人士,他们的事业往往萌生于青少年时代的兴趣中,延着兴趣开拓的道路走下去,找到了自己事业成功的路径。
被喻为“科学巨人”的牛顿在苹果树下看书时,从一个苹果成熟落下而引发了联想。试想一个苹果掉下来是一件怪事吗?不,它很常见。谁也没有去注意它,因为我们觉得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它不掉下来难道飞上去吗?正是牛顿对这个我们不在意的问题有了浓厚的兴趣,既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著名科学家达尔文,因一次考察,对某岛上动物外型的异样产生兴趣。也许我们会奇怪一阵子,就逐渐淡忘,但达尔文却不罢休,进入更深一层的研究,用了22年时间写成了《物种起源》一书,提出进化论。推翻了多年以来“世界上的一切生物都是上帝创造的”这个亘古不变的说法。如果不是兴趣促使他锲而不舍地探讨,也许我们至今仍在信奉着神的创造。
这正验证了孔老夫子的一句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有一家杂志曾用“终日计算,冥思苦想”为标题介绍了杨振宁的物理研究。杨振宁因此不大高兴,他对人们说:“尤其不同意的是这个“苦”字,什么叫苦?自己不愿意做,又因为外界的压力非做不可,这才叫苦。研究物理是没有苦的概念的,物理学是非常引人入胜的。只要我对物理学有了兴趣,我就会被它那不可抗拒的力量所吸引。”
确实,同样从事研究的两个人,一个是“我希望能学”,另一个是“希望我能学”,主动与被动间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据心理学家验证,人若拥有良好的心态与强烈的求知热情,他的灵感便会一触即发,如泉眼般源源不断,那么结果也会事半功倍;反之,用一张愁眉苦脸面对探讨,就像一部机器,没有想法,说不定方案不仅未能得出,还可能弄巧成拙。由此可想,为什么我们身边经常发生一些惨不忍睹的案件?因被逼学习而跳楼,结束大好的青春年华;因被逼练钢琴而宁肯自砍手,摆脱约束获得自由。而热爱者善于发现其中的奥秘,几乎一离开就要生病。这就是“有兴趣”与“无兴趣”的最大区别。
人是健忘的,总会丢三落四、忘这忘那,但是对于感兴趣的事物,却像烙上了印,永远铭记于心。生活中,人会对美丽的风景过目不忘;人会对喜欢的物品清楚了解……这都是兴趣爱好在起着作用。不管是生活,还是学习,当你对它充满兴趣,你就会发现,记住它是一件多么简单的事情。
人的成功需要正确的引导,那最好的老师就是兴趣,它推动着人们主动地去开拓进取,促使我们学会发现身边的大小事。无论是辽阔宽广的大地,还是浩瀚无垠的海洋;无论是形形色色的人生,还是生生不息的物种,它们都存在着千千万万个“为什么”,等着我们洋溢着满怀的兴趣去发掘其中的道理。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我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小书迷,从幼儿园开始就爱上了书。现在,书已经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可是,我的写作水平有老长一段时间很不怎么样。
我怎么也不明白,为什么书的作者把文章写得如此生动,似乎让人真能看到书中所写的一切?他们能,为什么我就不能?如何提高我的作文能力,就成了我的心头大事。
直到有一天,一件事情改变了我。有一次,班主任董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名字叫《广州亮起来了》。哈!刚好前几天爸爸妈妈和我才参加了一次珠江夜游,珠江的美丽夜景把我惊呆了,又刚好爸爸在船上耐心教我仔细观察和用语言表达细节;同时,刚好我又看过一篇描写景物和夜色的好文章,积累了几个非常优美的好词好句。于是,很快写了一篇好作文。没想到老师给了我“一根油条、两个金蛋”,我可开心坏啦!
回家把作文给妈妈看,妈妈心花怒放,一把抱起我,在我脸上“啃”了几口,并把我的作文读给爸爸的同事们听,大家异口同声的夸我的作文写得棒,听了大家的夸奖,我的心像一只小鹿欢蹦乱跳撞击我的胸膛,“哇,我也可以写出大家都喜欢的东西呀!”从此,我对写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写来写去,现在我的作文写的可好了。
当然,除了兴趣,还要有其他的条件,作文才会越写越好。我觉得:第一、要多看书,多记好词才能下笔如有神;第二、我写作文爸爸妈妈总是指导我反复修改,这使我学会了恰当用词和细节描写;同时,兴趣作文班老师的专业指导,让我写作能力提高,老师们多次表扬,让我兴趣更浓;第三、不怕失败,不怕劳累,多写、多练、多改,好作文是改出来的。对了,我妈妈坚持把我的所有作文都放到网上的《小荷作文网》里,这些作文现在都进了发表区,我更开心啦。我这个小书迷,现在多了一个身份,哈,我又是一个小小作文迷了。今后,我干脆当个作家算了。
3、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最重要的就是去做你真正想做的事情,跟着兴趣走。
_姚明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
在姚明小时候,姚明的父母并没有刻意鼓励他把篮球当作自己将来的事业,他们只是让姚明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他们希望小姚明和普通的孩子一样读书、上大学、找工作,然后找到自己的生活方式。但姚明最终还是选择了篮球。后来他发现自己真的非常热爱篮球。
姚明、姚明的父母和他当年的老师、教练以及小伙伴都说,其实刚开始他并不喜欢篮球,对当年的他来说,篮球只不过是一种游戏。姚明的父亲姚志源说,小时候,姚明和其他男孩子一样,喜欢枪,后来爱看书,尤其爱看地理方面的书。有一段时间还对考古发生了兴趣,再往后,喜欢做航模,他第一次在体工队拿了工资,就去买了航模回来自己做。再后来就喜欢打游戏机了。
在学习上,姚明的父母从来不逼迫姚明,而是以启发施展为主,重视培养他的兴趣。这种方式让姚明享受到了学习的乐趣。长大之后,每当有人问起他的童年,他都会说:“我是玩过来的,没人逼迫我学习。”其实,他所谓的玩就是读自己喜欢的书,研究所有自己好奇的东西。由于乐在其中,就好像在玩一样。
中国父母都命令孩子放学后学这学那_音乐、绘画、跳舞。孩子们没有选择的自由,父母说了算。姚明的母亲从不强迫姚明做此类的事,她让姚明尝试做自己喜欢的任何事。她只要求姚明不要做坏事,或者用错误的方式做事。
姚明直到9岁的时候,才开始对篮球有点兴趣。到12岁时,他已经非常喜欢篮球这项运动了。父母把他送到上海体育学院,他在那每天都要打几个小时的篮球。由于姚明住校,离家的路途比较遥远,这使得他有更多的时间打篮球,他对篮球越发专注了。
姚明最喜欢的球员有三个,他们是阿瑞维达司?萨博尼斯、哈基姆?奥拉朱旺和查尔斯?巴克利,姚明还坦言他曾用“萨博尼斯”作为网名。在姚明心目中,萨博尼斯是篮球中锋技术的教科书,“简直拥有了所有位置球员该有的技术”。萨博尼斯是姚明刚开始打球时的偶像。姚明喜欢萨博尼斯打球的方式_娴熟的运球,用不可思议的方式把球传给空位的队友,精准的中远距离投篮。每当他在场上时,他都会效仿他的偶像打球的方式。后来姚明很关注当时的休斯敦火箭。这支球队以另一个敏捷的大个子哈基姆?奥拉朱旺为首,1994和1995年连续两年赢得NBA的总冠军。姚明迷上了这支球队,也非常崇拜奥拉朱旺。这些都使姚明对篮球更感兴趣,也使他打球的动力更足。可见,兴趣对一个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对一个人的生活和活动有巨大的作用。
兴趣是指个体以特定的事物、活动及人为对象,所产生的积极的和带有倾向性、选择性的态度和情绪。每个人都会对他感兴趣的事物给予优先注意和积极地探索,并表现出心驰神往。例如,姚明对篮球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所以才会关注篮球,才会为篮球倾注热情、付出努力;还例如有的人对美术感兴趣,他就会对各种油画、美展、摄影都会认真观赏、评点,对好的作品进行收藏、模仿。
兴趣不只是对事物的表面的关心,任何一种兴趣都是由于获得这方面的知识或参与这种活动而使人体验到情绪上的满足而产生的。例如,一个人对跳舞感兴趣,他就会主动地、积极寻找机会去参加,而且在跳舞时感到愉悦和放松,表现出积极而自觉自愿。
具体来说,兴趣对一个人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对未来活动的准备作用。例如,对于一名学生来说,对化学感兴趣,就可能激励他积累各种化学知识,研究各种化学现象,为将来研究和从事化学方面的工作打基础,做准备。
其次,对正在进行的活动起推动作用。兴趣是一种具有浓厚情感的志趣活动,它可以使人集中精力去获得知识,并创造性地完成当前的活动。美国著名华人学者丁肇中教授就曾经深有感触地说:“任何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是要看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没有兴趣,换句话说,也就是有没有事业心,这不能有任何强迫。……比如搞物理实验,因为我有兴趣,我可以两天两夜、甚至三天三夜在实验室里,守在仪器旁,我急切地希望发现我所要探索的东西。”正是兴趣和事业心推动了丁教授所从事的科研工作,并使他获得巨大的成功。
最后,对活动的创造性态度的促进作用。兴趣会促使人深入钻研、创造性的工作和学习。就中学生来说,对一门课程感兴趣,会促使他刻苦钻研,并且进行创造性的思维,不仅会使他的学习成绩大大提高,而且会大大地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所以,人的兴趣不仅是在学习、活动中发生和发展起来的,而且又是认识和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姚明因对篮球的兴趣而成为伟大的球星,我们也一样能因为兴趣而成就自己的未来。
方法与策略:
首先要有浓厚的好奇心。对于未知的事物应该付诸行动去接触它,像是电脑游戏很好玩,是怎么设计出来的呢?日全蚀是不是真的是天狗吃日?要消解这些问号,进一步去钻研计算机书籍或翻阅百科全书,兴趣的开端搞不好就这么产生了。
再次就是不间断。有人吉他弹得很好,但若半年不弹,技巧铁定退步,同样的,要培养一份兴趣,也要不断去熟悉它,渐渐地让它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每天碰一点,久了自然会上瘾,如果只是选择性的初一、十五玩一下,那是很难变成自己兴趣的;许多男生喜欢打篮球,只要一天没得打,就会全身不对劲,那是因为篮球已经是他们生活中的兴趣,戒不掉啦。
深入的研究也是培养兴趣的要素之一,假使你每天固定一小时玩计算机,但只是随便消磨时间,没有设定一个目标来研究,是引不出兴趣来的,不过是不断地重复一样的动作罢了,但假使你锁定一个主题,譬如计算机绘图软件的认识,有了深入的方向,不怕问题难,越难越便于鼓起勇气,一层一层地往前追,一定就像倒吃甘蔗般,滋味越来越甜美。
除此之外,找朋友也是很重要的。校园的一些社团,就是为志趣相同的学生共同学习的学生而设立,因为一个人即使对某样活动兴致盎然,也会有停摆的时候,此时,朋友就可从旁鼓励协助,而且,如果朋友是比你厉害的角色,还可能刺激你更上一层楼。
姚明启示:
兴趣可以使人智力得到开放,知识得以丰富,眼界得到开阔,并会使人善于适应环境,对生活充满热情。兴趣对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起巨大作用
无论成败,我觉得我都要从过程中去学很多东西。
_姚明
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挫折和失败。有些人在遇到失败以后,总想逃避,他们表现出两种愚蠢的行为:
一是指责别人,开脱自己的责任。这类人往往会说:“这是你的错,不是我的错”,或者“如果我妻子花钱不大手大脚的话,我就不会落到如此的地步”,或者“我的雇员对我不忠实”,“他们说得不清楚”,或者“如果没有孩子拖累的话,我早就很富裕了”;他们也会说:“顾客只是没有注意到我的产品”,还有“这是老板的错”等等。还有些人会说:“因为我没受过良好的教育,所以我的事业不如意”,“如果再给我点时间的话,我会做好的”,或者“人人都这样,我为何不可……”
二是半途而废。半途而废的人经常说的话是:“瞧,我都做了些什么啊?我不想自找麻烦了。”或者“这件事太难了,不值得我投入这么多的精力,还是换个简单一点的吧!”或者,“我早就告诉过你那样做不管用。”
这两种做法都是极其错误的。实际上挫折和失败也为我们提供了成长的机会。姚明就是这样看待失败的。他把每一次失败都当成了学习的机会,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避免在以后出理同样的失败。
有一次,火箭队在主场输给马刺,两队打得极其难看。姚明13投4中,该赛季首次得分不到两位数。结果他晚上回家在床上还翻个不停,就像在烙饼,只好上网抒发自己的感想:“今天打得是不好,所以心情很差,半夜了还睡不着,跑到这里消磨。但是我尽力了,哪怕输了,也学到了一些东西。”
有一段时间,在国内每六周就有一本关于姚明的新书出版。其中一本,把姚明写成一个从不犯错误的人,好像他是一个神而不是一个人。而姚明对自己有着清醒的认识:“我失败过许许多多次。从这本书中你将了解更多的是我的失败,而不是成功。人人都喜欢谈论成功,媒体对我也多有溢美之词,有些是言过其实。我想:从失败的教训中获取的经验更为宝贵。”
4、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明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道理。有一位教授把毕业班的一个学生的成绩打了个不及格。在知道自己不及格时,这个学生非常失望,因为他早已做好毕业后的各种设计,现在不得不取消,真的很难堪。他找到教授要求通融一下。教授说:这个成绩不能更改。学生大发脾气,向教授发泄了一气。
待他平静下来后,教授对他说:“你说的大部分都很对,确实有许多知名人物几乎不知道这一科的内容。你将来很可能不用这门知识就获得成功,你也可能一辈子都用不到这门课程里的知识,但是你对这门课的态度却对你大有影响。”
“你是什么意思?”这个学生问道。
教授回答说:“我能不能给你一个建议呢?我知道你相当失望,我了解你的感觉,我也不会怪你。但是请你用积极的态度来面对这件事吧。这一课非常非常重要,如果不由衷培养积极的心态,根本做不成任何事情。请你记住这个教训,五年以后就会知道,它是使你收获最大的一个教训。”
后来这个学生又重修了这门功课,而且成绩非常优异。不久,他特地向这位教授致谢,并非常感激那场争论。他说:“这次不及格真的使我受益无穷。看起来可能有点奇怪,我甚至庆幸那次没有通过。因为我经历了挫折,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最终让我尝到了成功的滋味。”
假如一个人说:“我所得到的教训就是再也不那样做了”,而不是说:“我很庆幸自己犯了错误,因为我从这次经历中受益不浅”,那么,这个人也许还没有领悟到失败的重要性。如此多的人不能取得想像中的成功,是因为他们不断地对自己说:“我再也不那样做了”,一旦失败他们就不愿再去面对,更不愿从中学习到避免失败或浪费失败机会的人,不能算具备较高的智慧,在事业上的成就也会受到限制。实际上,只要我们能像姚明一样,从挫折中汲取教训,好好利用,我们都可以化失败为胜利。
所以千万不要把失败的责任推给你的命运,要仔细研究失败的实例。如果你失败了,那么继续学习吧!这可能是你的修养或火候还不够好的缘故。世界上有无数人,一辈子浑浑噩噩,碌碌无为,他们对自己一直平庸的解释不外是“运气不好”、“命运坎坷”、“好运未到”,这些人仍然像小孩那样幼稚与不成熟;他们只想得到别人的同情,简直没有一点主见。由于他们一直想不通这一点,才一直找不到使他们变得更伟大、更坚强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