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散文3篇

2017-08-26 17:07:26 写景散文散文3篇

  抵达山脚时已是华灯初上了,慕色沉沉,更显群山奇秀;风送清香,越发泌人心脾。天上群星闪烁,为远方的游子照亮回家的路。以下是出国留学网带来的写景散文3篇,欢迎阅读。

  写景散文3篇

  酸枣那些事

  1、

  在我居住的黄土高坡上,有两种东西一直为了土地,在长年吵闹不休。一种是人,他们恨不得把钢筋打到十八层地狱去;一种是酸枣树,在人偷闲时,巴不得把种子撒播到人的脑门上去。

  就在家户的男人午休的当口,酸枣树就在风的撺掇下,把种子丢在这家的窑洞顶上、墒墙背后、隔墙上、一拢拢土地上。不管天凉到深秋,只要有一丝水分,有一点土分,不几天酸枣树绿油油的小苗,就呼呼地窜出来。

  人是万物长灵,他的事,天上的云彩都遮着一只眼;可不知趣的酸枣树愣是和人较上了劲,偏要和人讨个说法较个认真。人咋可善罢甘休!人的办法多的都能数清月牙脑门上的头发。春夏相交那会,男人们牵头牛、羊放在地头,自顾自地种地去了,让牛羊们一口口地把酸枣的嫩苗枝叶啃个精光;男人们在一旁抽着旱烟偷着乐。有时把剩下的一点化肥,丢到酸枣的脑尖上去,烧得酸枣黄蔫蔫病歪歪的。实在还不解气,他们又用镰刀把酸枣树砍个七零八落、稀里哗啦。

  酸枣树们,一个个缺胳膊少腿痛得满地打滚,沁得根尖上冒汗,恨得咬牙切齿,但它们丝毫不退缩,愣是卯足了劲和人争个天翻地覆。啃了树苗的,它的老枝条上,不几天就又吐出嫩黄嫩黄的叶片;窑洞顶呆不住,它们就伸入男人家的土地上,把那庄稼挤到地边上去。侵了地界的酸枣树藤根被人一锄抱去,它又从另一个枝蔓生出头来。为了向男人们示威,它们还钻入地下,把它那紫褐色的粗壮根系深植在黄土崖边,岸边的地下深处。岸边的酸枣丛一年年的长成了和男人一样手碗粗细,一样的高大粗壮。村落的山山茆茆上,只要有男人的地方,就有酸枣树们的身影。

  酸枣树和人,斗了一年又一年。当年和它们争胜的男人们,都拄着拐棍挪不出院门了;可也不见酸枣树衰老,它们还是在迎着风疯长。酸枣树们枝枝蔓蔓、藤葛缠绕,砍了长、长了砍,酸枣树越长越多,山乡的七十二道山梁、三十六道沟的贫瘠石硬的悬崖峭壁、岸岩坎崖、山坡地畔的酸枣树枝繁叶茂、树高蔓延,粒红果圆,占据了黄土高坡的山川平原。

  儿时和酸枣树玩的少年也四十开外,成了侍弄土地的一把好手了。他们见无法遏制酸枣树的成长,只得和酸枣树们和好。男人们有时站在酸枣树下遮凉,酸枣树就把长长的枝条伸过去,男人们只须张嘴就能把解渴的酸枣吃上。男人们也不吝惜那家肥和井水,让酸枣树喝它个滚瓜肚圆。酸枣树感动的一次次解掉了人们的愁肠,挺身伫立在了荒山、荒沟、荒滩,沙漠的最前沿,营造了多少道绿色墙体,留住了多少片绿色氧吧,……酸枣树用无边的绿色和甜美酸绵的果实,越来越受到了山乡十八湾人们的戴见。

  2

  斗是不斗了,吵也不吵了,但这些男人们,看见与他们一样帅气的酸枣树和自家的女人常常扯拽在一起,让他们酸倒了自家厨圪垃里的醋缸。

  正在撇玉米的女人们,不见了男人的动静,就对着岸边熟悉的身影喊。风中簌簌的声音响过,走来的不是自家的男人,却是地头那棵和自家的男人一样高昂的酸枣树,正把满树的一张张又红又润的笑脸凑过来,让这些个女人们品昧爱情的香甜。女人们羞羞地笑了,她们从小到大就把酸酸的心思只对一颗颗酸枣树讲;酸枣树的心思就是山村土地上女人们的心思。

  眼见酸枣一天天的由绿转白变红透亮,女人们哪能错过摘酸枣的大好时机,待地里的玉米黄灿灿地挂上墙,谷子粟子晾满了场,她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的相跟着翻越在山粱上,说着喊着摘着吃着酸枣。

  摘酸枣的过程就像她们巧遇的爱情,面对沟沟坎坎丛生茂密的酸枣树,那是一种很浪漫的情事。明知枝叶间隐藏着无数的圪针尖刺,可看到那红中泛白、白中透红的果实,她们的唇齿间早已漾出了酸酸的口水,让她们在所不惜了,让她们勇往直前了!

  她们一边摘一边把大把大把的酸枣扔在嘴里,咀嚼着吮吸着,酸中漾着甜,甜中泛着酸……直到午后吃干粮时才知两排牙齿被全被酸倒了,可一看见乖乖巧巧躺在篮子里的满满的酸枣果子,笑容随即浮在了村妇们的脸上。她们被秋阳晒红了的娇美脸盘,不就是一颗颗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的酸枣果子嘛!

  这些个酸枣果子们,男人们喜欢,酸枣树们喜欢,就连那走村窜寨的喜鹊们,也飞落在砖窑顶上,一声声冲她们叫得那个欢实。

  女人们摘得更起劲了。顺着岸子斜生出来的一棵棵酸枣树上,叶疏果红,个大粒长。她们攀上岸子,手搭枝上,阅尽秋韵的泛黄叶片纷纷飞落,就剩下满枝红亮饱满的果实诱着她们的食欲。她们知道这种树的针刺较少,一摘往往连脱杆的枝叶捋下来,有时她们真不想摘它,这是一处多么好的景致呀!

  她们常常停下双手,看看这些伴着她们长大的树。她们右侧崖岸上丛生的几株较高的酸枣树,仿佛风雨从无袭扰过它,叶色油绿泛亮,果子紫中透红饱满而长,显示出一种强健的生命力。就连随秋风簌簌作响的枯黄玉米地里蔓出来的南瓜苗,也生机勃勃地缠绕在酸枣树的枝条上,吊着一只碗口大长满茸毛的圆瓜;瓜苗的另一条枝藤上绽放着一朵金黄色的喇叭花,蜜蜂飞进飞出的在花中央“嗡嗡”地采着花蜜。这些缠绕的南瓜秧苗挡住了她们的去路,她们从不忍心拿镰刀折磨这些生灵,只得绕行在收完秋的玉米桔杆地里。

  岸头无法摘了,她们又不敢探身过远,深怕一脚踩空掉下崖去。无奈只得绕过地头,下到岸边的玉米地里,用镰刀作攀登工具,左凿一个坑,右挖一个洞,把镰刀狠扎在长满蒿草的岸边上,用力一拽身子往上一窜,脚就踩在两个坑里,兴致勃勃地采摘起鲜美的酸枣果子来。正摘得起兴,突然“嘎”……的一声空中鹊鸣,惊惶失措的她们,手一松枝一空,回弹的酸枣枝的尖刺,深深扎在她们的大拇指上,揪心一样的疼痛……

  甜美酸香的味道沁入她们的心脾,只觉两齿间涌出洌洌清泉爽心悦目。这时,红润个大的酸枣果子,个个在秋阳中冲她们拌着笑脸,她们真是越摘越起劲,越吃越上瘾。秋风轻轻的拂来,吹得枝叶簌簌作响,头顶树枝上的片片黄叶脱离了母体,悠悠的旋下来,落在她们的头上。就像她们出嫁时缤纷的彩条,令她们兴奋,令她们回昧。

  她们抬起头来,在那稀疏的枝头,一颗两颗的酸枣果子,在明亮清蓝的天空下映衬的好不鲜亮。两只黄鹂跃飞枝头“吱吱”地叫个不停。蝴蝶一对对地嬉戏于酸枣树和她们的周围。透过酸枣树的枝节,西望深远的秋空下,稀薄飘渺的白云,一片片地飘逸于蓝个盈盈的西天。西南方山顶上的树林,葳蕤繁茂中染尽了枫红柿黄。村庄斜斜地躺在北面山地微隆的山坡上,一条小河正从村南缓缓地淌过。

  一大丛一大丛的紫色、黄色的野菊花,生机盎然地杂生在西面崖上岸下的秋禾地头。她们看到此深深地吸一口气,弥漫在空气中的揉合着野菊香、酸枣甜的气息,令她们神清气爽心怡神旷。这是一幅多么好的山村画面,酸枣丛中的她们又该是如此的美丽怡然,她们快乐的变成了一只只灵活的猕猴,穿梭于酸枣林间……这又是多么好的酸枣人生呀?这其中的快乐和趣味,只有这些女人们和酸枣树们才能懂得品尝和分享。

  3

  北风起,霜降来,在下了雪的冬天,女人们把有了酸枣的日子,酸酸甜甜的过得有滋有味。回味这个秋天的酸枣情事,她们在茶余饭后有道不尽的话题,她们居家过日子一天也没有离开过酸枣。她们对酸枣的了解超过了自家的男人,她们对酸枣的爱也超过了自家的男人。

  这些个乡村的女人们,嘴上说得是酸枣,嘴上含得也是酸枣,直把自个儿的脸色吃红润了,皮肤吃白皙了,也不肯让自己的嘴巴闲下来。她们常把在冬季走街窜巷闯四方的男人口袋里塞几把酸枣,口干了让他们解馋,想她们了让他们解酸。

  他们累得病倒了,她们就把晾在西间的酸枣捧一把来,放在沙锅里熬上一碗酸枣汤,扶着失眠、盗汗的丈夫喝了,过不了几日,丈夫的鼾声四起,她们就能缠绵在男人那宽厚温暖的臂湾里,再也不用熬灯到天亮了。谁家的娃娃身体不好又瘦又黄,她们就把秋天摘的酸枣送过去一簸箕,让孩子每天吃上几小把酸枣。娃娃的身体一天天的扎实了,两家的关系也像酸枣树的根系一样盘曲得老深老深。

  沾了酸枣树光的孩子们,从此也迷上了酸枣树,他们的童年生活,渗进了酸枣树的味道和趣味。他们唤几个小伴拎几根杆子,叫一条黄狗,便出得山庄入得山梁玩去了。秋禾的高深使他们不敢离村庄太远,邻家的爷爷曾在去邻村的山路上碰过狼。酸枣要打,攀树摸鸟窝,下河掏鱼虾的事是不会不干的,直到家长高一声低一声的叫喊了,他们才悻悻地回去了。

  不过孩子们知道,要想真正多摘酸枣还是要叫上大人的,祖父们就会套上一辆马车,“架架”地吆喝着牲口,拉着他们跑到山沟里,祖父们爬到崖上一杆杆地敲下去,酸枣便随着叶子纷纷滚入崖下,他们欢快地拣呀拾呀的……酸枣多得吃也不吃了,孩子们一会也不闲闲,他们凑到上了年纪的姥爷跟前,一边乖巧地捶腿,一边硬缠着听酸枣树那些传奇好玩的故事

  祖父看着漫山遍野的酸枣树,慢条斯理地讲了起来:在很久很久以前的康熙年间,康熙爷亲自帅兵出征葛尔丹,因路途太远太远,走得人马困乏。康熙爷愁得吃不下饭,他怕军心不稳,贻误战事。正在思虑间,忽听见帐外人马嘶鸣,他惊讶的问手下军士,回答说:不知何处传来香气,令军心大振。细细地闻了一会,康熙爷也顿觉神目皆开,驱马寻到贺兰山顶,更是觉得清香扑面,举目四望,遍山似枣物红果,尝之,酸甜怡人,令他神清气爽。

  又走了一会,来到缥缥缈缈的山雾间一个村落,看见村姑们个个肌肤如润,面色如玉,好似天宫仙女,问她们原因,都说是吃山中野枣的养成的。康熙爷非常高兴说:这是圣物呀!就命令军士林中安营,以振军心。过了几日率军亲征,携皇威平定葛尔丹。圣驾回朝后,将此酸枣遍赏后宫,以显皇恩。

  故事讲完了,祖父们又赶着马车驮着听得若痴若醉的孩子们,赶到集市上把酸枣卖给城里人,换回他们嘴馋的糖葫芦,哼着小曲冒雨赶回了家。但远在前年的一件事,使祖父们心存了一个遗憾;那是一位南下云南的干部,到处寻找酸枣的事。——虽说这些北方地区漫山遍野生长的酸枣,在云贵高原却成了稀罕东西,他那远在锡都个旧的女儿自是喜欢家乡的酸枣果子。

  80多岁高龄的老人隔年来故乡时,总要站在家乡的地头,亲自摘尝这些个酸枣果子,观看家乡的山川风貌,回去时给孩子们把浸润了家乡日月精华的酸枣果子捎个够。可旱枣涝柿子,无奈去年天气多雨,一场急风暴雨过后,把蜜蜂一春的劳作化为泡影,山上长的酸枣稀稀拉拉的不多见。老人在初冬的几个市场转悠了好几天也没找到一颗酸枣,结果怅怅地抱憾而去。

  冬游旗峰

  有个星期天下午,从东莞回家,路过旗峰公园,远望青山秀水,又见游人如织,快乐之情瞬间感染了我,于是我们信步走入园中,感受那久违的清新!

  旗峰公园位于东莞南20公里处,园内的黄旗山曾为东莞第一名山。黄旗山,远观形似旗展,故此得名。进入园中,一座古朴秀美的观音古庙耸立眼前。相传这座古庙是宋朝时期兴建的,距今已有千年历史,经受了千年的风雨的磨砺,古庙更有神韵。庙中供奉的观音神像,手持静瓶,端坐在莲花宝座上。仪态安祥,沉静慈美,唇边那丝若有若无的微笑,让古往今来的无数善男信女为之倾倒。

  继续前行,一弯湖水映入眼帘,微风吹过,湖面碧波荡漾,湖中锦鳞游泳;岸上亭台楼阁,雕梁画栋,越显喜气洋洋;身边杨柳依依,水中绿萍摇摆。红墙绿瓦掩映在婆娑垂柳之下,煞是可爱!沐浴着冬日少有的和煦阳光,感受着拂面而来的杨柳之风,凝望着脚下触手可及的盈盈绿水,何似在人间呀!

  几对情侣正在湖边拍照,洁白的婚纱映得新娘的脸庞更加娇美红润,男伴们身着黑色燕尾服,越发英俊萧洒风度翩翩。轻轻拥住心上的人儿,展现出一脸幸福的微笑,随着闪光灯的跳动,一个又一个精彩永恒的瞬间诞生了。一个小朋友安静的坐在草地上素描,画笔虽嫩,但颇显童趣,又是一个未来的画家!

  告别依依绿水,我们向山中进发。盘山道虽宽但陡,我目测了一下,大概呈三十至四十度的角。同行的大人们很快气喘吁吁了,可孩子们还是一幅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唿哧唿哧呐喊着向前冲。半山腰里有个小泥亭子,有对老夫妇正在里面歇息,都是上了年岁的人了,但精神依然抖擞。老爷爷蹲着,正给老奶奶轻轻的捶腿,老奶奶心满意足的靠在亭柱上。看到我们走来,两位老人热情招呼我们坐下,于是我们攀谈起来。老人家是安徽的,儿子在东莞工作,薪水不错,就把老两口接来住了,老人家闲的时候就来逛山,人家已经爬了好几回黄旗山了。

  我听了肃然起敬,请求与他们合影,老人家愉快的答应了,照出来的效果还挺不错。挥手告别后,老爷爷背起小旅行包,小心的牵住老奶奶的手,继续稳健的向前走去。望着他们的背影,我不由想到,等我白发苍苍的时候,是否也能像这对老夫妇一样,和心爱的人携手再攀一次顶峰呢?

  走走停停,总算来到了山顶。顶上有个小圆亭子,是汉白玉砌成,古朴庄重而典雅,沿着旋转型的通道拾阶而上,手抚圣洁的围栏,一丝沉静的凉爽直落到心灵深处。头顶上就是那传说中照耀黄旗山的大红灯笼了,硕大无朋,气派非凡。凭栏远眺,看那远山叠翠,层林尽染,山水成一色,一碧有万顷。突然忆起和同事重阳登高的情形,把酒临风,对月当歌,举杯祝愿,共庆佳节,真是人生一大乐事呀!

  夕阳西坠,寒鸦归巢,天色渐晚,我们携手慢慢走下山。抵达山脚时已是华灯初上了,慕色沉沉,更显群山奇秀;风送清香,越发泌人心脾。天上群星闪烁,为远方的游子照亮回家的路。再见了,我的旗峰,我想不久的将来,我还会再来看你再来读你,因为今天,我已经和你有个永远的约定!

  冬游栖霞寺

  十几年前来南京栖霞出差,就住在栖霞寺对面,抽空游过栖霞寺。可是时间太久了,印象已不很深,只记得寺中的佛学院有很多小僧人在习学佛法,下了晚课,那些小僧人就坐在寺前的荷花塘前的石桌边纳凉,与之攀谈,便是满口的佛法,如不食人间烟火,确是干什么吆喝什么。

  前几日又去镇江出差,得闲,去栖霞看望同学。到栖霞时,同学正在开会,便让其同事周先生陪我们先游栖霞寺,看看时间已是下午四点多了,于是就急忙走进栖霞古寺。

  周先生久居栖霞,对栖霞寺的历史和典故颇为熟识,听着他的讲解,我们开始游揽栖霞古寺。栖霞寺位于栖霞山中峰西麓,始建于南齐永明七年,为江南三论宗的发祥地。南朝刘宋年间,处士明僧绍不愿为官便隐居在此山,后舍宅为寺,取名“栖霞精舍”。唐高宗李治,改栖霞精舍为功德寺,增建琳宫梵宇,后世人习惯以山为名,便称为栖霞寺。寺院多次遭毁,又不断重建,现存寺院为清光绪三十四年重建。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有五次在此寺小住,寺后现存有乾隆的行宫。栖霞寺规模虽小,但旧观依存,其与山东长清的灵岩寺、湖北荆山的玉泉寺、浙江天台的国清寺并称“天下四大丛林”,可谓寺小名气大。

  走过石雕牌坊的山门,便是一方荷花塘,塘边石桌石凳依旧,只是深冬时节,塘中荷花只剩下几茎枯干,几只不知名的小鸟正在枯干上小憩,见有人走过,便扑愣愣的飞上山去。

  未进寺院,便听得寺内的咏佛之声。走进寺院,寺内香火缭绕,不见游人,也不见僧人,只有毗卢殿殿门微启,殿内钟磬齐鸣,咏佛正盛。走到近前见殿门前悬有一块写有“普佛”的牌子,周先生告诉我们,这是寺里僧人应香客的要求,在将所有的佛的名称吟咏一遍,为香客祈福。因有佛事,不敢贸然进殿,只得从门缝向里观瞧,只见僧人和香客在殿内两厢肃然站立,二目下垂,双手合十,虔诚地高咏着佛号。

  毗卢殿的南侧是佛学院,由于僧人都在咏佛,院内空无一人,四门落锁。再后便是藏经楼,藏经楼南侧的山崖边是自南齐至明代开凿的千佛岩,现存佛龛254个,有佛像553尊。见龛内佛像均为灰白色,与周围岩石的颜色相差甚远,且多处剥落,如生癣疥一般,与别处的摩崖石龛造像有些不同,甚是不解。我便问起周先生这是否是原龛内的佛像,周先生指着石龛边的解说牌,笑着说,这也是古今结合的结果。细看那解说牌后,也不禁大笑,原来是民国年间,寺中的和尚见造像已经漫漶,便用水泥涂抹造像表面,才弄出这等的不伦不类。看来古今结合也不是随处都可结合的啊!

  与别处的摩崖造像不同的是,在造像的最后一窟是一尊工匠造像,称为石匠殿。造像为一石匠立像,一手高举,一手当胸持一石凿,石像的头已被毁,不得见其面目。相传,皇帝命石匠在千佛岩造一千尊佛像,至完工之日尚差一尊未成,皇帝命人前来验收,情急之下,石匠只好自站窟中,遂立地成佛,得全千尊佛像。虽有此说,但该是为纪念开岩造像的工匠而造的纪念之作,可见栖霞寺的僧人对匠人的尊敬之情。能陪佛祖立此千年,若可见那石匠的表情,不知该是痛苦的还是幸福的。

  千佛岩前有一座唐代的舍利塔,史载是为藏佛祖舍利而建,塔用白石砌成,为八角五级的密檐式塔,塔身构筑别致,雕刻华丽。历经千年,虽塔身上的人物刻像已漫漶,塔檐部分破损,仍堪称石塔中的精品。

  走出栖霞古寺,红彤彤的太阳已挂在寺前的几棵法国梧桐树的树梢上。见时间已晚,周先生便说,来不及看乾隆行宫了,还是看看长江吧。于是便驱车上山,来到栖霞山顶的始皇临江处,相传秦始皇曾临此观江,不管秦始皇是否在此观过江,我们还是一赏夕阳下的长江美景吧。放眼北望,一条大江款款东流,冬日里柔和的夕阳把往来的船只镀成了金色,一队队的船只在江上穿梭往来,一派繁忙。看着这景象,也愿那每只船都载着金色的希望,驶向他们梦想的港湾。

  下山的路上,周先生说,来栖霞最好的季节是春天和秋天,春天山花烂漫,秋天红叶满山,很是好看。可我却喜欢在冬日里游寺院,为的是享受那份清静,也更可以体味佛学的那种清修的淡泊境界。回望那暮色中的殿宇,听着那还在咏颂的佛号,也让人心中少去了不少杂念。

  走到山门时,同学开完会已等在那里,那份热情让我们一下从佛家的清净,转瞬间回到了人世间的繁复,真是只有一门之隔。


分享

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