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地而起的小高楼,路边被修剪的整整齐齐的花坛,拥挤不堪的马路,吵吵嚷嚷的人群……一切都是与城市那么相像——这里,还是那个让我魂牵梦萦的小山村吗?
儿时的夏夜,我独自走到河边。微风一吹,赶走了白日余留的燥热,也带来了那些在河两边的女儿墙上盛开的野花的香。这些花没有受到温房里的照顾,自然也就比那花生得更顽强些,而香气,也就更为馥郁浓烈,反叫人更深的迷恋在这奔放不羁的香气中。来到河边,找一块大石头轻轻坐下,细细的水流便从脚指间狡猾地窜走。这里的水,在忙于事务的人眼里,似是太过随意妩媚了些:脉脉的幻出山恋重峰,柔柔的润出两岸青帐,轻轻地晕出了雾绕山谷如梦。仰面躺在草丛上,便看到天幕中镶嵌璀璨的群星,发出夺目的光彩,像在为天空加冕。月亮也像一朵雪白的梨花,绽放在宝石蓝的天幕中,无声的将如水的月光洒向地面。远处黛青的群山连绵起伏,像给了这小村一个巨大的拥抱,将那一月一柳一村一河轻轻拥入怀中。我想,正是在这温暖的怀抱中,整个村庄才能安祥入梦。
不远处,结束了一天劳作的人们正围在灯下吸烟唠嗑。人在灯下开会,那虫儿们就在树下开起了音乐会。各种动听的虫鸣声此起彼伏,与河水激石发出的泠泠声响交相呼应,倒好似是音乐大师奏出的摇篮曲,轻声哼唱着陪伴人们入睡。一股湿润的泥土的气息,伴着青草的味道,向我们迎面扑来。我一下从回忆中掉了出来,又坠入了现实。家还是家,人们也只是又长大了几岁,可是逝去的风景已不再现。
面对着这高楼林立的村庄,我只好无奈地把昔日的风景,定格在记忆深处,永远珍藏。
专家点评:
这篇“定格在记忆中的画面”,运用富有诗意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那个让我魂牵梦萦的小山村”,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由衷的热爱。文章多次采用色彩描写,使得画面更加明艳饱满。
这个暑假我去了武夷山游玩。武夷山的文化底蕴离不开朱熹,朱熹从14岁到这里,直至71岁去世,经历了从学、著述、授徒,生活了五十余年。
徒步登上了天游峰,方知天游峰是因为每当雨后乍晴晨曦初露之时,登峰巅,望云海,犹如大海的波涛,变幻莫测,宛如置身于蓬莱仙境,遨游于天宫琼阁,故名“天游”。虽然登天游峰是此次行程中最累的一段,但是登上封顶一览众山小,云海茫茫,群峰悬浮,九曲蜿蜒,竹排轻荡,武夷山尽收眼底,令人心胸开阔,陶然忘归——值得啊!深感对得起徐霞客:“其不临溪而能尽九溪之胜,此峰固应第一也”。
顺溪而下我们上了竹排,当竹排驶出滩头时,一眼望去,四周都是石头,放眼环视出名的大王峰、玉女峰、天游峰、三仰峰、三姑石分外妖娆。艄公说话特别风趣,他一边摇摆一边给我们讲这些石头的来历。大自然可真是一个鬼斧神工的雕刻师,设计出这么多奇形怪状的兀石,经过艄公幽默风趣的介绍,或使每一块石头又多了几分灵性。时间过得真快,我只好恋恋不舍告别了竹排。
“不登天游,武夷虚游;不坐竹排,等于白来。”这是武夷山人们常挂在嘴边的两句话。
神奇的天游峰,美丽的九曲溪。
那幅美丽的画面至今定格在我的记忆中。
专家点评:
这篇写景抒情的文章,描写了武夷山优美的风光,抒发了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文章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语言生动形象,风格绮丽精工。
撑一把小伞,伴着江南如丝般的温柔细雨,漫步在田间小路上,穿过已有百年历史的石桥,不知不觉来到这棵树下。粗壮的枝干,曾记录下多少光阴的故事。视线慢慢模糊,抬头仰望细雨,依稀看见一个身影。外婆,是你么?泛着黄晕的大地,风把麦香的味道吹进这个有着我无数回忆的地方。抚摸着老屋深深浅浅的痕迹,似乎回到以前那美好时光。外婆慈祥的笑,无限的爱和包容,现在,却只能变成回忆。但,与外婆相处的点点滴滴,永远定格在我记忆的画面中。
父母要出去城市工作,只能狠心地把2岁的我扔给外婆照顾,从那时起,我便与外婆度过了童年时光。记忆中外婆门前有一棵桂花树,每次开花的时候,整个屋子都弥漫着桂花香,我与外婆经常坐在桂花树下的石桌上,一起吃饭。外婆常常会拿着她那副老花眼镜,静静地看着报纸,可我很调皮,嚷着也要看,外婆没有办法,一字一字地念给我听,我通常都是“三分热情”而已,没过一会就跑去玩了。外婆很无奈地摇了摇头。我开始上幼儿园了。我清楚地记得那一天,那时候我哭哭啼啼,死活不肯上校车。不知怎的,外婆一反常态,板起了脸,狠狠地打了我。“上学都不肯,那么好的机会却不珍惜,以前外婆想上都没得上,真是丢脸。”我觉得很委屈,越哭越大声。外婆不理会我哭,硬是把我塞上了校车,“给我好好听话。”丢下这句话后,外婆就走了。看着渐行渐远的外婆,心里的委屈更大了。想着以后都不理外婆了!赌气地扭过了头。现在想来,应该感谢外婆啊!适应了环境后,外婆每天都会来接我。当我作业不会做时,我缠着她教我,外婆没读多少书,只能用拗口的普通话读课文给我听。虽然是这样,但我那时除了老师之外,最敬佩的就是外婆了。
岁月无情,如今物是人非,外婆去世了。只留下我一人独守这棵桂花树。驻足痴望,似乎看见外婆依旧静静地看着报纸。外婆慈祥的笑,严厉的骂,还有那消瘦的背影,定格在我记忆的画面中,一直,永远,都不变。
专家点评:
本文是一篇叙事类的记叙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首尾照应,中心突出,层次分明,条理清晰,语言通顺流畅,用词准确,紧密联系实际生活,真实可信,表达了小作者的真情实感。
月光如水,温柔的披洒在大地上。山,连绵起伏,伟岸深沉;风,穿梭在山间;流水,在谷底静静地聆听着风儿的低吟浅唱。
在这清澈的水底,闪动着一些零星的碎片,那是历史留下的痕迹……
汨罗畔·大夫叹
天地被笼罩在一片浓雾之中,京都显得那么安谧。青石板上不时传来的马蹄声、脚步声,却是那么惊慌、凌乱。
太阳还没升起,汨罗江上白雾蒙蒙。江边伫立着一个身影,那便是屈原。想他满腔热血,忠贞爱国,却不遇明主。国都即将沦丧,他却无能为力。誓不做亡国之徒的他,选择了与江水共存。在太阳升起之时屈原怀抱巨石,跃入江水。
这一刻,滔滔江水为之冻结,历史在此定格。
乌江边·霸王血
乌江边,一匹马焦躁的喷吐着热气,不时望望喷流不息的江水。乌江亭长不停催促着项羽过江,可他却依旧只是凝视着虞姬暗淡的眼眸。因为一时之仁,放走了刘邦小儿,并不是他自视过高,而是不愿失信于天下。如今,却导致全军覆没,连虞姬也……
乌江亭长又在催促了。过奖?教她如何放下虞姬,放下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们独自逃生?如何面对那江东父老?一切,又真能重来吗?
身后的马蹄声如雷般奔来,送走了爱马和乌江亭长,他了无牵挂,长风骤起,战袍纷飞,挥剑转身,鲜血顺着剑锋流下。
这一刻,猎猎长风为他停止,历史在此定格。
……
那零碎的片段又岂是我们够读懂读透的?让历史为之定格的场面不仅仅只有这两个,它们在河底熠熠生辉,不时随波前进。
风儿依然在继续吹着,流水依然在不停跑着,历史的齿轮一刻也不曾停歇,却留下了无数珍宝。
历史的瞬间,是最能打动人心的,让我们追随历史的脚步,去寻找它定格的刹那,将定格的片刻,变为永恒!
专家点评:
本文富有丰富的意蕴,题目“定格”引人深思。作者坚信:历史的瞬间,是最能打动人心的,让我们追随历史的脚步,去寻找它定格的刹那,将定格的片刻,变为永恒。本文体现了作者的怀古情怀,观点引人深思。
在大连金石滩,那是我第一次看海。
原以为海是一只鹰,河流是它的羽毛,现在才知道,海是一座森林,河流就是林中的一片绿叶。来到海边,我被它的气势震住了,那数丈高的巨浪拍打着沿岸的礁石,卷起的白色浪花仿佛是千堆雪花;那深不可测的蔚蓝海底不知蕴藏了多少秘密与宝藏。
岸边沙滩上玉屑银末般的细沙,金灿灿亮闪闪的,软软地暖暖地搔着人们的脚底板。谁都忍不住想捏一捏、揉一揉,将它砌成各种童话世界里的城堡……
金色而又柔软的细沙里躲藏着一个又一个的贝壳。有的嫣红如天边的晚霞,流出一抹淡淡的浅红;有的亮绿如黑夜里狼的双眼,射出幽幽的绿光;有的如洁白无暇的白玉,在阳光下闪耀着刺眼的白光;有的如光洁绚丽的紫绸,溢出紫罗兰一般的高贵与芬芳……不远处,还有一些虎皮斑纹相间,宛如可爱的小豹爪,忽隐忽现地与我们躲起了迷藏。
有一扇贝壳,让我爱不释手,红白相间,独有一番情致。红色的斑纹让我想到了火,白色的斑纹让我想到了雪。火与雪是不相容的,但在这扇贝壳上却得到了完美的结合,它们水乳交融浑然天成,宛如火上有雪,或雪中有火。我觉得这扇贝壳不仅有趣,还蕴涵着大海的气概,便小心翼翼地用双手捧着,好像手中捧着的是一块脆玉,轻轻一碰就会碎掉。
海,有着梦幻般的蓝色。远远望去,海天相连,若不是海面上漾起层层波纹,我都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海了,满眼是蔚蓝一片。蓝蓝的天与蓝蓝的海融为一体,低翔的白鸥掠过蓝蓝的海面,真让人担心洁白的翅尖会被海水蘸蓝了。夕阳西下,潇潇洒洒地抖落下赤朱丹彤,在大海上溅出无数个夺目的亮点。大海像披了件金箔缕衣,又像饱饮了玫瑰酒似的,醉醺醺地涨溢与光与彩。
在水与天的交接处,出现了一条金色的弧线。这景象比惊涛巨浪的拍岸更蔚为壮观;比一弯明月浮浪而出的景色更令人如痴如醉,流连忘返。这油画般的美景怎能不令人拍案叫绝?
我陶醉在这充满诗意的画面里,感叹祖国的河山如此壮丽多娇。将来无论我走到哪里,这幅美丽的画卷将永远定格在我记忆深处。
专家点评:
在作者的笔下,“大连金石滩”是那么的美,俨然“真实人间仙境”,尤其在对海的描述,更是采用由远及近的手法进行,形象具体。行文思路非常清晰,使读者一目了然。
又想起那满地金黄的麦桔杆,又浮现阳光照耀下淳朴的笑容,那年夏天,我见到,我记忆。
踏上乡下松软的土地,感受乡下温暖阳光的抚摸,接受乡下凉爽微风的洗礼,农村的气息环绕在我的四周。也许只有此时,我的心得以宁静,远离了城市中的浮躁。坐在田埂间,微斜着仰起头,阳光正慷慨地向大地泼洒自己的热情与温暖,圣洁的白云似绵羊,成群结队地缓缓前行,难道这雪白的羊群,闪耀的太阳,嵌在蔚蓝的天幕上,还称不上是美丽的吗?微风托起我的发梢,回头望,一片皮肤已被烈日染成棕红色的农民正在劳作着。他们肩头搭一块雪白的毛巾,身着已被汗水浸成米黄色的吊带衣,他们挥着锄头,一遍又一遍地向农田中砸动,仿佛大地就要为之撼动。时而有人劳累了,抓起毛巾的一角潇洒地向额头一抹,高昂着头大口爽快地呼吸着温热的空气,此时大概就是他们最辛苦但也是最骄傲的时刻吧。所有的辛劳,一切的艰辛都伴随着微风飘走,留下的只是丰收的喜悦。
厚厚的麦秸秆和金黄的麦子围绕在他们身边,在阳光的辉映下,散发着绚烂的光彩。每一颗饱满的麦粒都是金灿灿的,好像在自豪地笑着,唱着:“夏天,就是丰收的季节!夏天,就是美丽的季节!”他们的闪光愈加耀眼,映衬着农民们棕铜色的皮肤愈加灿烂。农民们挂满汗水的脸颊上,仿佛被他们抹上了自然的妆容。农人们豪迈的的笑声是此时最美的歌声,鸟儿的鸣叫是最悦耳的伴奏。他们并不怕累,因为他们是在用自己的劳动换得人们的喜悦与欢乐;他们不怕苦,他们喜欢看到人们咀嚼着清香的粮食,露出欣然一笑;他们的眉毛、眼睛,甚至每一根皱纹,每一滴汗水都在笑。农人们炽热的心在燃烧,他们在用自己的热情,自己的劳动去温暖他人。他们不怕苦,不怕累,只是执着的快乐着,努力着,他们是无悔的!
也许看来,这世界一角的景色是并不夺目的,但,那是人间真情最美最无声的流露!这世界上难道还有比他们更淳朴的人吗?世界上难道还有比他们更快乐的人吗?世界上难道还有比他们更骄傲的人吗?这是丰收的季节,是绚烂多彩的季节,更是令每一个人喜悦快乐的季节!
专家点评:
这篇写景文章“定格在记忆中的画面”是夏天一派丰收的景象。作者以自己独特的视角,抓住景物的特征,用细腻的文笔加以生动形象的描绘。用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抒写了对夏天的感受。文章写景中蕴含着对夏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我的蛮喜欢拿着手机四处游拍的。我拍云,拍天,拍水,拍演绎着结束篇子的夕阳。
母亲问我在干嘛。我便答,定格那些一闪而过的画面。她笑着抚摸的的头,说不懂,说我煽情。我也笑。苦笑。说罢,便随着母亲上街买点东西。路上母亲不知在叨些什么,像是在跟我说话,但更像是在自言自语。那时,我正用只手挡着手机的一边,然后目不转睛全神贯注地翻着我的照片。等我晃过神时,母亲正在柜台前挑选我今年的生日蛋糕,精心的。母亲笑着扭过头看我,问我要哪一个。看着母亲眼里的柔情,我不好意思的收起手机,乐呵着点了一个比较小点的。到家,我闹着母亲说要吃蛋糕。母亲又很温柔的答应我,嘴里念,毕竟还是孩子。我要了不多的一块,很乖巧的说其余的留给父亲。她很是很欣慰的样子,笑的更快乐,说,丫头终究是长大了。不知道为什么,好好的就闭起眼哭了起来。当黏稠的液体沾湿衣襟后,又在莫名的悲伤中笑起来。放下蛋糕试着用衣袖擦干泪水,才发现,挂着笑的脸上,那样咸的水,在一直一直的流……起身上楼去找母亲。不知道她是什么时候走的,但只愿她没有看到我这样奇怪地的哭才好。心里这样想着,脚步也是轻的。母亲他们的房间与我的房间只隔着一堵花白白的墙和一道似有若无的笨重的木门。我躲在那扇门的后面,莫名其妙的心血来潮那般和一如既往的笨拙那般。我双手抓着门,歪着头朝母亲那望。母亲正坐在床的一角,她身后总是挂着黑色大棉袄的门是开着的。黄昏的夕阳轻易地透过母亲披散在肩旁的发丝,黄昏的光线无情地照亮母亲粗糙皮肤下包裹的面孔。那一刻,我竟讨厌起黄昏,就算我曾经拍照时把它当做我的恋人。但我又感谢这姗姗来迟的黄昏,人我知道了,母亲是真的老了,她是真的累了。母亲在为我叠衣,为那个在生日那天即将立交的我叠衣。我喜欢那些衣服的味道,淡淡的洗衣粉味。在爱的岛国,我追寻着这淡淡清香,看到了母亲的忧伤,一言难尽的伤赤裸裸暴露在浑浊的空气中。她的眼底下射出一道精明的光,亮堂堂的照亮了我的整个心房。着是否对我而言是一种久违的情愫。不然,为何我们都哭了呢……
我开始离开她的怀抱,在匆忙的路途上离开她的视线,但我从没在意过她的感情。曾经的彼此争吵,彼此生气,都过去了,似我的离去般匆匆地过去了。但是,但是,真的不应该去深深地忏悔吗。在现在的清醒中忏悔朦胧的过去。如若不然,我的失去,便是永远……
我曾拍下那么多自以为是的唯美,却愚昧的忘记拍下母亲。其实可以不需要相机,不需要底片,便能永久的将那场画面拍下,或者说,是定格。
那些:
定格在记忆中的画面。
专家点评:
这是一篇完整而精彩的写人文章,文章开头唯美,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通过对生活中母亲点滴的回忆,表达了自己内心对母亲的愧疚,人物描写生动,人物形象突出。
天空中下着鹅毛般的大雪,一只倔强的小狗一包沉甸甸苞米叶,地面留下一条长长的血迹,染红了洁白的世界。
清晨,寒风撩起窗帘将我叫醒,雪花催促我洗漱。望着窗外那洁白的世界,我陶醉了。雪地的一角,闪着刺眼的红光将我拉回,那是怎样一条道路呢?
“汪——汪——”这洋溢着温暖的叫声,把我的目光引入到血迹的前方。豆豆《我家的小狗近三个月大,它妈妈欢欢被拴着》奋力地摇着尾巴,口中再次叼起那包沉甸甸的苞米叶,而前方传来它妈妈轻柔怜心的阵阵呼唤,豆豆拼命地拖着那包沉甸甸苞米叶向着它妈妈的方向吃力地前进,划伤的脚趾也顾不上。就这样一条爱与血交织的道路诞生了。终于,豆豆将充满爱的温暖的苞米叶铺围在瑟瑟发抖的妈妈身上,欢欢紧紧怀抱住弱小的豆豆,豆豆在欢欢的温暖的怀抱中忘记了疲劳伤痛,幸福欢快的叫着,亲吻着妈妈。
回眸思考人类的亲情,多少孩子能做到如“豆欢情深”呢?孩子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变成“小公主”“小皇帝”,认为父母的辛劳付出是理所应当的毫不懂得感恩。大人的教育也越来越多偏向于溺爱,使孩子从小就形成了“依赖任性”意识,例如:当孩子跌倒时,大多数哭闹不止,大人们只会立刻抱起逗笑孩子,而不是正确引导孩子自强自立。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将来独立生活都是很困难的,何况是懂得感恩呢?
“吱——”一声划破了我的思绪,阿黄《豆豆的爸爸》兴奋奔向豆欢母子,阿黄一如既往的围绕豆欢母子,用它那庞大的身躯抱住这娇小的母子、用他那柔软的舌头亲吻豆豆、用它那蓬松的毛发抚慰欢欢,就这样他们一家紧紧地靠在一起。
看到这,我不禁想起了一些远在他乡打工的父母和留守子女。他们整日忙于工作对孩子关爱呵护越来越少,能够做到每周和孩子电话交流勾通的很少很少。虽然给孩子物质生活上很富足但这并不是孩子想要的生活,孩子渴望的是温馨的亲情,而不是单一的物质。父母一丝一毫的关爱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奢求,父母应多挤出一些时间陪伴孩子是很有必要的。
豆豆一家温馨的画面定格在我的记忆中、扎根于我的心田里,愿普天下所有的亲情都定格在温馨之中。
专家点评:
中心不突出,描写不生动,详略不得当